2012年1月31日星期二
《大西洋月刊》 美国为何绝不制造苹果手机?
《国家利益》双月刊 朝鲜会否进行中国式的改革?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31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欢迎到我们的G+上用+1功能请为【荐译】内容投票,得票多的会被优先翻译,还可以在那儿查到某篇是否已经被认领,请大家多多参与!
《南华早报》 习近平是谁?美国之行将是找到答案的机会
《华尔街日报》 中国的网络盗窃行为是一项国策——必须予以反对
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30
春节过去了,上周因节日缘故,原文推荐没有定期出现。现在我们将上周以来的所有推荐结成一帖,供大家参考。翻译之前请确认译者网站上是否已有相同译文,尽量避免重复劳动。另外,我们在用G+(https://plus.google.com/u/1/113701623246327997042/posts/)上的+1功能请大家为【荐译】内容投票,得票多的会被优先翻译,还可以在那儿查到某篇是否已经被认领,欢迎大家多多参与。多谢!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程致宇系列博客:中國的房地產下跌及對經濟的影響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
《外交学者》 车维德:哪些是对北韩的禁忌之举?
《华尔街日报》解构中国的城市化传奇
2012年1月28日星期六
【译者时评】愈演愈烈的藏僧自焚
《纽约时报》:韩寒的转向?
2012年1月26日星期四
2012年1月25日星期三
《华尔街日报》对年轻大亨的死刑判决激起了中国人的火热辩论
《华尔街日报》 中国媒体大举进军纽约
2012年1月24日星期二
日本《中央公论》 远藤誉:中国赌上国运的“文化体制改革”
《纽约时报》 中国推广要求网上实名注册的计划
路透社:习近平在访美前向美国示好
2012年1月21日星期六
《外交学者》蒋学勤:胡锦涛的遗产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20
春节马上就到了,祝"译者"的各位志愿者们以及读者们新春快乐、龙年大吉!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经济学人》龙尾上的两道弯
日本《每日新闻》 阿拉伯地区,海湾君主国脱颖而出
《日本经济新闻》社论:中国须做好万全准备,防止经济中途遇挫
美国《国家利益》周刊 中国在波斯湾
《南华早报》社论:户籍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2012年1月20日星期五
《华尔街日报》一名中国异议者的话让“活埋”成了流行语
《悉尼晨锋报》中国的将军要与腐败做斗争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9
我们持续在用G+上的+1功能让热心读者为荐译内容投票,我们承诺对每天"最受欢迎原文"(单篇内容不超过10页PDF)一定翻译,不过总票数要超过10,欢迎读者们到G+(xiaomi2020#gmail.com)上参与投票,欢迎译者到G+上查看结果、留言、认领、与读者们互动。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华盛顿邮报》对中国的独生子女来说,到谁家过春节成了一个难题
路透社:中国的癌症村测试以法律对抗污染
2012年1月19日星期四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8
我们持续在用G+上的+1功能让热心读者为荐译内容投票,我们承诺对每天"最受欢迎原文"(单篇内容不超过10页PDF)一定翻译,不过总票数要超过10,欢迎读者们到G+(xiaomi2020#gmail.com)上参与投票,欢迎译者到G+上查看结果、留言、认领、与读者们互动。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译者视频】查理·罗斯访谈:骆家辉谈中国
看不到嵌入视频的请翻墙点击这里。或者翻墙到译者的下载专区下载MP4文件。
《纽约时报》米歇尔·奥巴马——第一夫人的演变
2012年1月18日星期三
《卫报》 中国富士康的工人们:从自杀威胁到成立工会?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7
我们持续在用G+上的+1功能让热心读者为荐译内容投票,我们承诺对每天"最受欢迎原文"(单篇内容不超过10页PDF)一定翻译,不过总票数要超过10,欢迎读者们到G+(xiaomi2020#gmail.com)上参与投票,欢迎译者到G+上查看结果、留言、认领、与读者们互动。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南华早报》 在朝鲜问题上,北京不是任何人的盟友
【譯者時評】台灣大選,理性的勝利
2012年1月17日星期二
ChinaShmina博客:在中国开车—中国司机和他们的坏习惯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6
我们持续在用G+上的+1功能让热心读者为荐译内容投票,我们承诺对每天"最受欢迎原文"(单篇内容不超过10页PDF)一定翻译,不过总票数要超过10,欢迎读者们到G+(xiaomi2020#gmail.com)上参与投票,欢迎译者到G+上查看结果、留言、认领、与读者们互动。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纽约时报》 传中国军队向藏族人开枪
《南华早报》 台湾:“不可避免的”政治会谈有了两岸舞台
《纽约时报》 温家宝中东之行表明中国的政策变化
德国《世界报》台湾大选——中国只有赢的可能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藤本健二新作《为什么是金正恩?》片段
《每日新闻》社论:台湾民众选择稳定
路透社:台湾重新选举总统,消除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朝日新闻》 台湾大选:对立情绪的克服仍任重道远
《华盛顿邮报》台湾大选激起大陆对民主的向往
《华尔街日报》台湾选举让中国大陆人着迷
法新社:中国的西藏僧侣们陷入“恶性循环”
2012年1月15日星期日
每日原文推荐 - 2012/01/15
《印度教徒报》 中国总理访问尼泊尔
Sinocism 网络安全和解放军官员的情妇
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
《纽约时报》前美国外交官使选前台湾感到紧张
《时代》周刊 英国女王的智慧
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2
2012年1月13日星期五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 受伤的巨人
《今日美国》中国以流行文化战向西方进攻
俄罗斯《晨报》 中国将继续供养西方
詹姆斯敦基金会 巴基斯坦不稳定的部落地区如何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
《赫芬顿邮报》 中国2012:牛年还是熊年?
《纽约时报》毛泽东的魔咒,以及打破它的必要性
《卫报》 中国的摩天大楼热“可能预示经济崩溃”
《朝日新闻》 问答白石隆:东亚会有灭顶之灾吗?
《日本经济新闻》台湾总统大选,向选民发出最后呼吁
《南华早报》 美国非同寻常地介入台湾选举
布鲁金斯研究所 中国不是前苏联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1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译者时评】谁在制造敌人?
《亚洲时报》胡锦涛警告继任者要注意“和平演变”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外交官》杂志:中国在2012年面临的十二个挑战
《华尔街日报》 西藏的反抗对中国和达赖喇嘛来说都是难题
《路透社》美国是如何巧诱缅甸走出孤立的
《纽约时报》 更多僧人为抗议北京而自焚身亡
路透社:美国保持中立,但密切关注台湾的关键投票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10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华尔街日报》:台湾选举特色是防弹车
《外交政策》 2012年的十大風險
《朝日新闻》 中韩协调的背后是对美意识
西班牙《国家报》 插电城市——上海
2012年1月10日星期二
俄罗斯之声电台 中国上空的自由之风
《每日电讯报》习近平要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控制
法新社:决定台湾选举的是经济,而不是对华政策
《卫报》阿坝藏人自焚以要求达赖喇嘛回国
《纽约时报》 台湾选民准备投票,两岸关系仍然是个问题
《华尔街日报》 台湾选举:国民党利用寺庙网络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9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代周刊》:不独不统
《南华早报》: 更多货船在缅甸受到袭击
2012年1月9日星期一
2012年1月8日星期日
《商业周刊》书评:从人吃人、糟糕的统治、毛时代幸存下来的中国人
【原文配图:《解密中国经济》封面。】
【原文配图:《解密中国经济》一书的作者林毅夫。】
在《解密中国经济》(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中,他这样写道:"如果鸿沟太深太宽,想一步跳过去无异于自杀。"该书虽有爱国情结,然而不失冷静地审视了他的祖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是如何取得9.9%的年均增长率的。
更无法理解的是毛泽东政权带来的各种灾难。林毅夫以一种不偏不倚的冷静来对待这些政策灾难,其中最著名的是1959-1961年间的农村大灾难,按林毅夫的计算,由此引发的饥荒令3000万人死亡(按照其他人的说法,也导致了人吃人惨剧的发生)。
中国确实在60年代成功了试爆一颗原子弹,在70年代发射了一颗卫星。它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生活水平低下;国有企业效率极低,需要大规模的保护和支持。林毅夫毫不讳言这一遗产的影响延续到今天。
农业产量迅速上升,政府在1985年将市场导向的政策扩展到城市。剩下的就是经济史了。
《朝日新闻》社论:领导人更替之年,要拿出国际社会的长远构想
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每日电讯报》 我们在东方的朋友
【威廉·黑格成为1955年首次访问缅甸的英国外交大臣,昨天他会见了昂山素季。照片:欧新社】
《外交》双月刊 中国的巴基斯坦难题
法新社:欧盟对中国两位维权人士陈卫和陈西入狱表示遗憾
原文:EU 'regrets' jailing of two Chinese rights activists
来源:法新社
时间:2012年1月4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左图为现年42岁的陈卫】自上周发生两起维权人士被捕入狱的事件后,欧盟外长凯瑟琳·阿什顿(Catherine Ashton)发言表示对中国维权运动状况恶化的担忧。
"阿什顿对去年十二月对中国维权人士陈卫九年有期徒刑和陈西十年有期徒刑的判决表示遗憾",她的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
欧盟首席外交官指出,紧随着以上判决,维权律师高智晟也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阿什顿同时提到维权人士倪玉兰的案子,特别是她现在虚弱的身体状况,"声明说道。
"欧盟正在关注中国的人权活动家处境日益恶化的情况,并将会继续注意这些案件。"
一地处贵州省西南部的法院声称资深维权人士陈西因被指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上周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这是2011年当局镇压异议人士判处刑期中最长的案例之一。
57岁的陈西曾参与1989年天安门民主维权运动。
几天前,现年42岁的陈卫也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四川西南部一法院判处九年有期徒刑,他也是资深维权人士,但与陈西并非亲属关系。【右图为现年57岁的陈西】
《外交事务》程致宇: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已被戳破
原文:China's Real Estate Bubble May Have Just Popped
作者: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
来源:外交事务
时间:2011年12月1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广州在建设中的公寓楼 图片来源:Slices of Light / flickr】
分析师们多年来一直对迫近的中国房地产泡沫发出警告,然而预期中的价格下跌,也就是泡沫的破裂,却迟迟没有发生——直到现在。就在两个月前出现了很有说服力的一幕,上海的开发商把开盘不久的豪华公寓售价降了三分之一。刚刚以全价购房的业主们成群结对的聚集到售楼处要求退款。一些愤怒的投资客开始撒野,砸碎窗户捣毁样板间。
上海业主们绝非变得越来越恐惧的唯一的一群。骤然的大幅降价席卷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据房地产中介公司链家地产的消息,北京新房价格仅在11月份就下跌了35%,自由落体式的下降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另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中原地产,估计开发商在北京的存量房已经等于22个月的销量,上海的是21个月。包括地方土地所有者、中国的投机商和国际投资客在内的群体现在开始担心这么大幅度的折扣就像今年早些时候提到的那样,预示着本世纪最大的泡沫已经破裂了。这将不仅给世界上最有前景的经济体带来严重的后果,也势必波及全球。
最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是是否现有的投资者——那些持有已售出但无人居住的公寓、别墅的人——将加入抛售潮,这可能把房地产市场从撤退期转为崩溃期。 |
《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7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卫报》:中国又有两名藏人自焚,他们呼吁允许达赖喇嘛回国——仍是阿坝地区的藏人,一死一伤
詹姆斯敦基金会:最新一期《中国简报》(PDF);文章包括:"用乌坎模式管理未来骚乱的前景并不美妙"、"巴基斯坦不稳定的部落地区威胁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舰载机项目的问题和前景"、"新设的部门和研究中心显示中国军方对未来的担心"等
《纽约客》中国来信:中国的文化战——在苏联倒台20年后的今天,中国领导人重提抵御西方文化进攻。他们担心的可能是"人民的民主意识在变革的社会中越来越强烈"。
无用之木博客:如何输掉一场文化战争——胡锦涛的言论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对于社会失稳的焦虑。他们想自上而下对文化加以控制,但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文化的改变来自草根大众的创造力。
亚洲学会:胡锦涛会怎么看3D版的《泰坦尼克》?——他的前任江泽民对这部电影大加赞赏,但胡是不是会把它也当成文化侵略呢?
《金融时报》:中国工人与购火车票之灾——农民工的一封公开信暴露出中国铁道部管理能力之低下。网上预订火车票成了好事变坏事的典型例子
路透社独家:中国考虑设立新的"超大"能源部——国务院在2013年将会有大的调整,其中设立新的统筹一切能源形式的能源部正在考虑之中。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于美国国防战略转向亚洲,中国保持冷静——但有些中国学者担心美国的新政策会导致长期战略竞争
【国际外交】
《卫报》:中国综合征决定了奥巴马的亚太战略——奥巴马不想打一场新冷战,但是铁心要阻止中国寻求霸权的行为
亚洲前哨:越南和印度联手抗衡中国——随着美国衰落和中国崛起,其他国家也开始寻求建立新的盟友关系。越-印南海合作就是针对中国的一个举措。
【经济金融】
法新社: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缩小——由于受主要出口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中国2011年的贸易顺差比上一年减少12.6%,为1600亿美元。
《商业周刊》:中国联通将提供免费iphone 4s,用户只需每月付286元的月费。
【生活百态】
《纽约时报》:五角大楼向华裔美军士兵陈宇晖的家属通报他被战友和上级虐待致死的细节。
《纽约时报》:一位亚裔美军退伍军官反思美军的体罚传统,认为美军强调服从上级,忽视军官责任
帮助“阿拉伯之春”收尾 ——“美国进步中心”提出的五条政策建议
原文:Helping Complete The Arab Spring:5 Ways to Promote 'Just Job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作者:Sabina Dewan
发表:2012年1月3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一名埃及妇女坐在开罗的一家受欢迎的市场前面。美国和欧洲在帮助中东和北非的时候要把着重于制造正当的工作上。图片来源:美联社/Amr Nabil】
还记得穆罕默德·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吗?这名街头小贩,由他而起的"阿拉伯之春"运动颠覆了突尼斯几十年的独裁政府,点燃了埃及、巴林、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的革命火花。推进这些国家革命运动的共同原因是就业岗位的严重缺乏和普通民众缺少改善生活的机会。
就像美国和欧洲正致力于创造就业岗位,振兴经济一样,增加就业必定也是对中东和北非援助工作的中心。失业率高居10%以上——妇女失业率超过16%、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5%——没有足够的"正当的工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政治、社会的稳定。"正当的工作"就是包括了可以组织起来,集体讨价还价,有合适的报酬和经济上的机动性等劳工权利的工作。
中东和北非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要么变得更加自由、公平和安定,要么深陷冲突、暴力和动荡的泥潭。中东和北非在地理政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确保这一地区走上良性道路的最基本因素就是"正当的工作 "。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措施来帮助这一地区创造"正当的工作"。
帮助当地政府建立能创造正当工作的经济战略
伴随着高失业率的经济增长是数十年来这一地区的经济特征,"阿拉伯之春"表明了中东北非的普通民众已经不能再忍受这种状况。这些国家正努力前行,它们必须得有一个经济战略,并以之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欧美应该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当地政府以它们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为主,制定全面的经济战略,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释放民众的潜能,促进经济公平、均衡的增长。
支持公共领域的就业和公共建设工程项目
在中东北非,迅速创造正当的工作是一项紧迫的挑战。欧美正探索在当地迅速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的办法,公共领域就业和公共建设工程计划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尽管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紧缩的时代,发达国家都在缩减公共开支,但是公共领域就业和公共建设计划,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创造大量工作岗位的最直接途径。
以贸易来提高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
如果利用得当,贸易是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有效工具。但是,如果贸易的好处被少数人据有而不是人民大众,将会加剧社会的不均等。欧美不仅要将贸易作为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法,而且还应该确保当地政府有能力建立和实施良好的劳动标准。在卫生保健、教育、培训、求职帮助、基本养老金计划等领域给予当地政府以帮助,确保民众能从不断做大的经济蛋糕中分得一份。
加强政府能力来支持中小企业
只有私营经济发展好了,就业问题才能解决,贸易、出口才会发展起来,经济才能多元化增长。欧美应该支持阿拉伯国家制定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应该调动资金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就像对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借款保证来刺激信贷一样。
确保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议价权写进法律
工会作为至关重要的社会机构能够协调劳资双方关系。它能动员劳工,培养其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也能促使政府制定政策时考虑到劳工的需要。这些国家正在建立新的政府和宪法,欧美应该建议将自由结社权写进法律。劳工运动及其所需的动员、代表和协调等工作将会有法律的支撑,劳工权利的争取将会更有效率。
以上所说的五条政策建议,展现了就业、经济机会、民主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这名突尼斯的街头小贩曾有一份工作,但不是"正当的工作"。对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和数百万中东、北非人来说,这种差别关系重大。"正当的工作"是促进民主改革、社会稳定和防止冲突的保证。
本文作者Sabina Dewan是美国进步中心全球化和国际就业的主任,主导"正当工作"项目。
2012年1月6日星期五
《印度教徒报》 中国义乌政府警示印度商人“不可靠”
忠告
最近的案件之后,北京的印度大使馆发布一则告示,告诫印度人不要在义乌做生意,警告他们"如果出现贸易纠纷……印度商人有可能会被中国商人非法拘禁和虐待。"
印度贸易商说,他不确定当地政府会如何应对该则告示,害怕这会进一步加深双方的猜疑,而不是弥合分歧。然而,印度官员说,告示是必要的,印度官方强调,这种非法胁迫和绑架行为是不可容忍的。
两位印度贸易商被当地商人扣留,因为他们公司的老板,据说是也门人,留下一千万未付货款逃走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周三说,这起纠纷"仅仅是个案",中国希望印方应"教育引导印来华商贸人员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诚信履约。"
对于义乌的印度人而言,两位商人的遭遇仅仅引起了更多恐惧;大多数人感觉当地商人和政府的联系紧密,不知道未来发生类似纠纷时,是否能够得到法律或警方的保护。
《金融时报》 金正恩必须证明自己
然而,在这种言论的背后,人们不可能假装什么都没有改变。金正恩在不到30岁的时候突然被擢升,他不会享有他的父亲和爷爷所拥有的绝对权力。相反,他将通过一个委员会来领导混乱的政府。而在这个委员会中,相互争斗的将领们将争夺对他的控制权。
《金融时报》增加最低工资并未让人高兴起来
原文:Minimum wage hike leaves few smiling
作者:Enid Tsui
日期:2012/01/04
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新年到来,中国南方的工人也似乎迎来了一些好消息。
先是深圳宣布,将最低工资标准从1320元(210美元)每月提高到1500元,全国最高。接着,一家广州媒体报道,广东省内各城市今年最低工资将上调13%。
来自工厂工人的反应却是质疑和讽刺。
"如果物价上涨没那么快的话,我们一个月工资可以买100斤猪肉,去年是200斤。"一位新浪博主发文调侃。
"最低工资涨了,意味着工厂从我们工资中扣除的社会保险金也要涨了。反正我们是拿不到涨的这笔钱,大家都知道。"另一人说。
工厂主的反应,可以预料,更加消极。
"我认为,现在经济形势这么严峻,企业都在艰难度日,深圳毫不关心我们的死活,"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说。
广东官方尚未证实最低工资上调13%的消息是否属实,但是刘展灏说工资上调太快是不理智的,2011年3月已经上调过一回了。
"珠三角出口企业一年来的订单减少了30%。形势非常可怕,我希望在需求回升之前,工资不要上调。如果年底之前订单量还未回升,那么广东提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都无所谓了,因为很多企业都将停产。"他沮丧的说。
讽刺的是,香港的一家亲政府媒体,文汇报,称赞深圳的做法是为避免春节后的民工荒而未雨绸缪,因为中国春节即将到来,民工都将离岗回乡。
劳动力短缺是中国制造业的系统性特征,主要原因是人口老化,而年轻一代比起他们的父辈有着更多选就业选择。
但这不是工厂主时下最关心的事情,没活可干了,这才是最要命的,刘展灏说。《译者》每日原文推荐 – 2012/1/6
以下为每日原文推荐。如果你有兴趣,请参与翻译并将译文寄给《译者》 (iyizhe@gmail.com)以便与大家共享。欢迎使用邮件组、Google Reader和推特(@yigroup,@xiaomi2020)跟踪我们的最新消息。
【时政热点】
法新社:欧盟对中国宣判两名人权活动家陈卫和陈西入狱表示遗憾——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还对高智晟及倪玉兰的情况表示严重关切。
法新社:中国当局同意对艾未未税案进行复议——发课公司律师浦志强称政府有两个月时间复议。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发课公司准备打官司。
据一家基督教新闻网站报道,元旦当天有三名妇女试图在天安门广场自焚,另有多人在那里举行抗议被警方拘捕(尚无其他渠道证实)
《大西洋》月刊:每天500起抗议活动,为什么中国还能保持得住稳定?——虽然大家明白一党制是造成抗议的根源,但是一般不会明说
《大西洋》月刊:北京的"文化战"言论针对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的未来。
《每日电讯报》:习近平下令对学生加强思想控制
中国立场博客:关于"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控制"的思考——在合适的环境中,中国学生可以很有创造性。但是如果把观点当作事实灌输给他们,会打消他们寻找真理的思路。
《商业周刊》:中国将在美国开始24小时电视频道,国有媒体将文化送出国门——也许"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商业周刊》:中国的多难兴邦——对林毅夫《中国经济解密》一书的书评:林在书中解释了新中国经历的大饥荒、生产力下降和意外繁荣。
《环球邮报》:空气污染对中国的经济健康也是一个危害——污染除了对人民健康有很大影响,其处理代价也占到中国GDP的3.3%
《华尔街日报》:北京终于让步——空气污染数据将公之于众。新华社称北京将在春节前开始公布PM2.5监测数据。
国家战略研究所:购买、建造或窃取:中国追求先进的军用航空技术(49页正文PDF)——美国战略研究中心(CSR)主任撰写的智库报告,对中国军机技术进行了分析。
BBC:美国的X-37B空天飞机针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据《航天飞行》杂志分析,这种美国的绝密级飞机与中国天宫一号保持着非常接近的飞行轨道。
【国际外交】
国家战略研究所:权力的矛盾:在脆弱时代的中美战略限制(196页正文PDF)——另一份智库报告,分析中美各自的弱点对双边战略的影响
《外交政策》:大国游戏——现在到了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时候了,而消减五角大楼的预算对此毫无益处。
路透社特别报道:美国是如何诱使缅甸走出孤立的——还记得当年一位美国人游过封锁线想见昂山素季吗?故事就从那里开始
《每日电讯报》:我们的东方朋友——如果中国相信崛起就会吸引来盟友,那么在缅甸发生的事情说明中国需要醒醒了。
法新社: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因批评中国而受到华裔听众驳斥——在星期三的一次竞选集会上,一位华裔妇女在当面向他提问时表示他对中国的贬低令人不快。
【生活百态】
NPR:一个人,一辆货车,再加一个令人叫绝的商业计划——在纽约中国领事馆申请签证受挫之后,一位美国人把坏事变成了商机
《商业周刊》:中国的人口海啸——2009年中国有1.78亿人超过60岁。但是可照顾老人的机构只有270万张床位。巨大的落差对于未变富先变老的中国而言是个挑战。
NPR:新龙年邮票被指"过于凶恶"——关于新龙票引发的争议,近期外电外媒多有报道。这是其中之一
《纽约时报》:一部幕后花絮繁多的史诗巨作《金陵十三钗》
原文:An Epic Drawn From the Tears of Nanjing
作者:LARRY ROHTER
发表:2011年12月16日
本文由"译言网"上的"寂静河流"提供初译,"译者"的志愿者对本文进行了二次校对
当张艺谋要负责耗资数百万美元、声势浩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有多达15000人的演出阵容和盛大烟火表演时,这位电影导演面对的是巨大的压力。为了舒缓消遣,他读了一本书。但这本小说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消遣,它的名字叫做《金陵十三钗》。
这个主题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都很熟悉: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南京的时候发生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了20万。但这本书的主题并非人尽皆知,张艺谋很快决定把这本书拍成电影。
在纽约上月的一次采访中他回忆道:"整个故事都是以一个13岁女孩的视角来讲述的,我发现这很令人感兴趣。我一直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但我看到的许多电视节目和纪录片都非常相似。总是一个套路,你没法跳出来。所以当我读到这本小说的时候,我看到了可以把我带向另一个方向的曙光。"
本周,张艺谋的这部名为《金陵十三钗》(英文名 The Flowers of War)的史诗巨作在中国进行了首映,周三的时候将会在美国上映;作为似乎是中国发起的意在给其海外形象活动涂上柔和色彩的努力的一部分,这也是一部奥斯卡外语影片奖的中国官方参选作品。但在出演该片的明星奥斯卡奖获奖者克里斯蒂安·贝尔(Christian Bale)在遭到便衣凶徒的粗暴对待之后,这部影片出人意料地陷入了当代政治之中。本周五,贝尔想访问一位名叫陈光诚的重要人权人士,这些暴徒据信是中国政府的警卫。
与此同时,尽管张艺谋的一些早期电影被禁公开放映,他本人被指控与中共政权合作;当他同意导演奥运会仪式的时候也遭到了同样的指控。中国的博客作者们嘲笑其为"导演极权主义团体操的大师",他的"大作为浮华的国家仪式创立了标准",现在类似的批评又出现了。
但张艺谋暗示,现在在中国拍电影是一场复杂的猫鼠游戏,艺术家们经常需要在强大的共产党政权强加的限制中走钢丝。因为"政府占着所有的地盘"以及"电影在完成后必须经过审查",他表示,"在中国所有的电影都很难得到许可,而并不仅仅是这一部,"。
而且因为他是中国最知名的导演,拍摄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十面埋伏》等名作,他的情况就特别复杂,他补充说。"如果你很有名气,受人瞩目,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你,他们就会对你的东西更严格——因为你比那些新导演更有影响力。"
这部《金陵十三钗》的成本超过了九千万,是当今制作得最贵的中国影片,它已经赢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60岁的张艺谋称他预见到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更加国际化的一个起点",曾扮演蝙蝠侠和以《斗士》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的贝尔加盟该片,似乎也为这一进程涂上了象征性色彩。
2012年1月5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中国的电视相亲节目在逐利之战中变得“劲爆”,但面临审查
原文:China TV Grows Racy, and Gets a Chaperon
作者:EDWARD WONG
发表:2011年12月3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原文配图: 在中国电视台上,电视真人秀已变得日益普遍,但不时出现的不雅和过于物质化的镜头也引起了中国审查员的注意。】
中国南京——王培杰对于如何打造中国最火爆的电视节目有一套简明的思路:以中国社会受关注的时新话题贯穿全场,让他们在舞台上互倾情愫,终至流行音乐节拍奏响和观众掌声响起。
男嘉宾纷纷不忘吹嘘他们的银行账户、房产和豪华轿车。女嘉宾则有着别致的曲线和优雅的装束,还会不留情面地将灯按灭。说笑间,各种各样尖锐的社会性议题开始涌现出来:婚前同居、赤裸裸的拜金或政府的一胎化政策。就算不总是那么开诚布公,这些问题也都是中国都市一族在身处二十几岁到四十几岁这个年龄段时难以避开的,
"通过这档节目,你可以洞悉中国的思想脉搏和追逐方向," 中国资深的电视制作人王培杰如是说。
该档节目名为《非诚勿扰》,曾在2010年上半年屡破收视记录,最高峰有5千多万人收看。最口无遮拦的参与嘉宾曾引发一片哗然——一位怀揣演员梦想的女士一鸣惊人地拒绝了一名想和她骑着自行车去逛街的男士,她说,"我宁愿坐在宝马里边哭吧 。"《非诚勿扰》也极大地吸引了海外华人的关注;一些美国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甚至拍摄了他们自己的版本。这一节目强化了该国的文化影响力,这正是中国领导人所孜孜以求的。
但是对审查者而言,电视真人秀实在是太真实了。节目将中国年轻一代的面貌袒露无遗,而且又涌出大量的类似节目,这让他们感到不安,威胁要对节目进行封杀。制作人随即开始对节目加以改造。他们希望藉由更年长的参与嘉宾来改进节目质量,还增添了第三位主持人,是一位来自江苏省委党校的略微偏胖的老教授。 "对于节目的措辞,我们已经有了进一步的限制,以杜绝会引发社会消极影响的相关言论,"这是在位于江苏省的一间控制室的一个早晨,45岁的王培杰这么说道,他看起来清瘦结实,后方是数十块闪烁着的屏幕。
《产经新闻》 中岛岭雄:台湾选战的核心
原文:中嶋嶺雄:台湾総統選の核心にあるものは
时间:2011年12月15日
作者:日本国际教养大学理事长、校长中岛岭雄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左图为本文作者】
我国人民,产经新闻的读者中有许多人似乎都很牵挂李登辉的病情,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李先生11月1日接受了6个小时的手术,手术大获成功,他现在已经出院半个月,目前没有在接受化疗或放射性治疗,只是专心静养。
李登辉已有89岁高龄,但是仍然很关心世界大事,他说:"是上帝救了我。我担心马英九政府太倾向中国,日本的野田佳彦政府的经济政策也悬而不决,对世界各国的情况,我仍然很关注。"
台湾独立建国联盟(台独联盟)主席黄昭堂11月17日意外辞世,令李登辉悲痛万分。李登辉悼念黄昭堂的花圈上题写着"痛失良友"四个字,他对黄的情谊与政治立场无关,更多是来自于对黄的人格和包容力的赞赏。
作为"台独派"经常遭到中国政府批判的李登辉一贯主张,台湾已经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这与黄昭堂等人的存在差异,但李对黄领导的"台独"运动表示理解。早在台湾"动员戡乱",也就是"军事戒严"时期,流亡海外的台独派学生还不能归台,当时李登辉每次见到我都会询问黄昭堂和许世楷(前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的情况。我与黄昭堂是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的同窗,2007年"亚洲公开论坛"期间我们邀请李登辉夫妻探访"奥州小道"时,黄昭堂也欣然同行。
黄昭堂辞世对于最大在野党——民进党所在的绿营是沉重的一击。不过,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虽与国民党的马英九总统相比被称为"小英",但也相当骁勇善战,民调显示其支持率直追马总统。但就我在国民党原本占优势的台北市短暂停留期间所知,尽管宋楚瑜单独参选,马政府还是占据上风。
这样一来,最后一个月中国将如何动作、中台关系未来将如何发展,就成为焦点。
1996年为阻止李登辉上台,中国进行了导弹试射演习来威慑台湾。美国则紧急派出两组航母战斗群,台海一度剑拔弩张。中国现在应该不会再采取台海危机时那样的行动。但对于视对台关系为最重要的对外战略,不断增强军力、尤其是海军军力的中国,还是丝毫不能大意。
中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所谓"九二共识"。马总统今年10月提出了与中国重新缔结"和平协定"的构想,力图维持中台关系稳定。
设立于李登辉时代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的董事长辜振甫与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1992年10月在香港举行会谈磋商两岸问题,"九二共识"被认为是当时双方达成的共识。关于共识内容,虽然中台都认可"一个中国原则",但在具体解释上,中方坚持字面含义,而台方则将其理解为容许"同床异梦"的"一中各表"。
2000年4月民进党陈水扁政府上台前夕,时任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陆委会)主任委员的苏起曾公开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但当事人辜振甫及李登辉都不承认。
辜振甫任台湾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是台湾财界的领袖。他一直参与"亚洲公开论坛",每次见面笔者都向他请教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据他说,1992年李登辉总统的目标是实现前一年制订的"国家统一纲领",致力于制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来规范台湾与大陆民众的经济、文化往来,当时没有提过"九二共识"的相关内容。
台湾的未来对于日本和亚洲都极为重要,这不言自明。希望台湾民众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着眼于中台关系等外交、安保问题,在大选中做出明智抉择。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