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译者首次就一个还在发展的事件发出合集。这个合集是开放的,没有最终的结论,只有不断演变的进程。译者通过罗列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勾勒出目前为止这一事件发展的重大脉络,并与你一起关注最新的发展。
2010-01-12 3:00PM 谷歌的官方博客上出现了一篇由公司的首席法律官员David Drummond撰写的《对中国的新策略》表示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复杂的针对其基础设施的攻击”,并决定不再继续配合中国政府的“内容审查”制度。
2010-01-12 国务院当天发布简短声明,说接到过谷歌关于遭受攻击的情况说明,对此表示关切和担忧。[原文]
2010-01-13 纽约时报:谷歌不是唯一对中国不满的外企
2010-01-14 华盛顿邮报:专家说谷歌的中国网络攻击是更大的间谍活动的一部分 [原文]
2010-01-15 新闻周刊:与谷歌总裁兼CEO埃里克·施密特的对话 再次强调谷歌已决定不会再配合中国的审查制度【注:中方媒体大肆渲染这篇报道中提到的“我们爱中国和中国人民”而流露出谷歌希望留在中国的意愿,其实整篇采访埃里克·施密特体现出鲜明的“价值观至上”的特点。
中国有评论认为,西方媒体在“渲染中国向美发动网络战”。声明发出之后,中国在经历了不寻常的沉默的一天,之后定下了“淡化处理为商业事件”的应对策略。
此时,我们还很难判断,这起“谷歌vs.中国”背后到底谁是始作俑者,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谷歌处在美国新网络战的前线”[卫报原文],甚至《外交政策》上有评论说“谷歌比美国政府更有胆量”[原文]
时隔一个星期后,2010年1月21日,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了题为“互联网自由”的讲话[视频: 原文;官方中译;译者中译;],正式表明美国支持谷歌的态度,阐明了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科技政策都会以“五种自由观”为指导。至此,美国正式以政府名义加入到谷歌吹起号角的“互联网”vs.“审查制度”的战斗中,并宣布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将提供资金、协调力和专门人才。
回顾历史,2007年左右,谷歌开始大力向华盛顿进行政治游说,在其官方博客上甚至还为此专门公告《我们进军华盛顿了》[原文],此后的重大举措,无论是支持奥巴马竞选[连线原文],还是通过多名议员、政治游说团体和奥巴马的重要智囊“美国进步中心”献言献策,甚至奥巴马任命谷歌前高官为政府官员,及政府高官对谷歌的激进态度表示赞赏,都被美国政治观察者看在眼里,也表露出谷歌的“透明化”行为风格。
之后,中国决定提升对谷歌及希拉里讲话的抨击力度,强硬回绝希拉里要求互联网开放的警告。
“谷歌vs.中国”事件还在演变中,谷歌最终是否会退出中国成为这些天来很多人关心的悬念。现在来评判“谷歌事件”的意义还为时尚早,不过,如同Jay Ogilvy在“谷歌声明”发出的第二天为CDT写的评论中所说[原文]:
这标志着过去那种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清晰的角色和责任的线现在模糊了,过去通常由政府来处理的外交和国际竞争现在正在向私人公司转移。
结合2010年1月21日,美国选举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美国的公司、非营利团体和工会将被允许像普通公民个人一样,拥有直接在选举活动中表达意见的权力。[中选网;纽约时报原文]这种转移在将来肯定会更深刻地影响国际政治。
从9-11袭击开始,到去年混乱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再到“谷歌vs.中国”事件,无一不在说明“互联网时代”不但存在着国与国的博弈,而且国家、公司、组织、甚至个人各种层次之间的不同团体都在相互影响和博弈,传统的权力界限模糊了。而谷歌,这家一向非常看重价值观的互联网巨头,无疑在力图成为这一巨大转移中的主导者和领头人。
【译者注:以上标注为“原文”的是尚未译出的相关内容,译者将尽快为大家提供译文。谢谢理解。】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