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1年11月6日星期日

《经济学人》来自一个盲人的威胁

核心提示:盲人活动家引发互联网救援接力行动。一名残疾人成为了国家的心腹大患,这讽刺了谁?

原文:Activism In China: Blind Man's Bluff
来源:《经济学人》
发表:2011年11月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柯林"翻译

20111105_ASP005_0.jpg在一家当地的政府网站上,陈光诚仍然被列为2003年临沂县的热门新闻人物。介绍中这样写道:"一位维护了残疾人的权益的盲人青年"。除了帮残疾人争取权益,陈先生帮助山东沿海地区的村民抵制非法征地的行为。然而,当地政府很长时间以来认为陈先生的维权活动已经不胜其扰。在2006年,因为揭露当地政府为了加大计划生育管理的力度所采取的毫无人性的做法,陈先生被判决入狱四年。当刑满释放后,他又被软禁在家中,雇佣来的流氓打手环伺左右。这伙人把守着陈先生所在的村口,驱逐闻讯赶来的探望者,有时甚至会使用暴力。然而最近在网上掀起一股热潮,鼓励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去试着探望陈先生。

在这场活动中,互联网所显现得号召作用惹怒的远远不止山东省政府。在中国,活动者们坚持不懈的支持体现出他们对这位在家中"被坐牢"的人的团结力量。这也恰恰印证了前不久独立公民在参选基层人大代表时,为什么能通过微博获得广泛的支持。尽管人大形同虚设,但是对于独立参选人来说,想要进入这个机构依然困难重重,这次微博拉选票的活动也引起了中共的紧张。

即使在夜晚陈先生的屋外被灯光照亮,他的手机网络也被切断,活动家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见到陈先生。但是依然有为数众多的"堂吉诃德"式的突击行动。在10月14日,一群来自相邻省份安徽的残疾人男女在探望途中被阻拦。10月30日,据总部在纽约,设在中国的人权组织分支机构透露, 有37人曾组队试着探望陈光诚,但被约有100人的流氓袭击。

一些被国家控制的媒体表现也很大胆。北京的《环球时报》在10月12日的社论中说:"陈先生的人权受侵犯并非空穴来风"。一家上海的报纸,《东方早报》便批评前者对于当地政府的评论过于软弱。这期报纸讲述了一位在官方媒体――新华日报供职的记者,于10月5日试图采访陈光诚的途中遭遇暴打的经过。这位记者也因为该事件被强行解职。

然而,中央并没有对临沂地方政府的行为表示反对。虽然陈先生没有直接挑战中共,但是这个事件却显著地引起了西方政府对中国人权问题的担忧。到目前为止,唯一的让步就是他六岁的女儿可以离家去上学了。

北京当局对活动者们利用网络表现出日益加重的焦虑。10月17日《北京日报》评论说,必须解决在微博广泛普及的过程中所带来的"严重的缺陷和问题",从而避免"巨大的社会危害"。一天之后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到了加强互联网监管。哦,这种监管的前提包括了不让陈先生和他的家人上网吧。

相关阅读:

CECC:关于陈光诚一案,孔杰荣教授在美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