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1年7月13日星期三

《丹麦每日消息》中国的领导层会让互联网“为我所用”(系列之四)

核心提示:中国一再保证其互联网审查只是针对色情和犯罪。现在,泄露的文件显示,对党的精英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镇压"政治上危险的信息"—— 受青睐的方法是利用五毛党操纵公众舆论。

原文:China's leadership will turn the Internet to its own advantage
作者:MARTIN GØTTSKE
发表:2011年6月30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3489ertyuidfg_0.jpg
这是艾未未被捕前推出的最后几个项目之一。这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活动家揭露了中国政权最臭名昭著和最难察觉的企图操纵舆论的方式之一: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评论员来假装普通公民发表言论,其实都是由政权喉舌付费的。艾未未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共企图伪造人民的声音,给人留下它好像还能得到真正的公众支持的印象。"

使用亲政府的网络评论员的规模似乎是巨大的。但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由于围绕着中国舆论控制的所有方法都是保密的,这似乎是一个高度敏感的现象。关于这些人都是谁、他们是如何组织的,以及他们如何得到指令等信息都非常地少见。艾未未与政府的互联网控制体系对抗了多年,这些是他试图回答的问题。他的项目在4月3日戛然而止,北京的强硬派们对政府批评者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他作为其中一员被捕。

但是,现在泄露给本报的文件包括了共产党的宣传战略,文件确认受雇的网评员确实存在;他们由党领导控制;以及他们的目标是制造有利于共产党的公共舆论。

文件认为,这些本地的末梢组织应当成为当局在互联网上的"眼线","要尽快通知党委和政府极其敏感的和对社会稳定可能有重大的负面影响的事件"。下一步,如果接到指示,他们必须"尽快消除所有网上的负面焦点"。接着,"网评员们应当为把公共舆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而组织起来"。

对政权有利

互联网被誉为有可能给中国人民更多批评政权、从而削弱其权力的机会的工具。正如在最近的镇压中也被逮捕的作家和博主冉云飞告诉本报的那样:"互联网是我们的主要武器,因为所有其他的渠道都被政府完全控制了。"

但使用网评员则显示出北京正努力让网络空间也变得对己有利。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专门研究北京的宣传手段的安琳说:"中国政府在利用互联网所提供的的优势方面正在越来越有技巧。"她说:"毕竟,相比传统渠道来说,互联网是更方便更有效的对大量受众进行宣传的一种出色的媒介。"

大赦国际的秘书长萨利·塞提(Salil Shetty)三月份警告说,像中国这样的专制国家正大举投资于"支持政权的博客",旨在巩固国家力量。

中国有将近5亿互联网用户,互联网已经成为该国最重要和最自由的辩论论坛。因此,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让它为己所用。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们的公众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在一份从北京市领导处泄露出来的机密文件中所说的。人民的意见必须"被指导以确保党的领导的稳固",而且"要加强对互联网上的政治危害的信息的控制。"

北京已正式宣布中国的互联网控制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虚假信息、色情和低俗信息以及赌博"。但是,中共强大的中宣部泄露出的文件表明,当局的审查机器"最重大的任务"是打击"政治上危险的信息"。这尤其适用于"对党及其领导人的进攻和提倡其他政治制度以及新闻自由的信息。"

文件规定,所有的出版商、编辑、印刷厂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应该受到彻底的调查,以追查政治敏感的内容。即使是网上商店也必须被梳理以保证它们的销售描述中没有非法文字和图片。

约六,七年前第一次出现有关当局使用网评员的流言。不久,他们就被戏称为"五毛党",因为据报道说,他们每发一条亲党帖子就能获得五毛钱的收入

很难确定有多少领政府薪水的网评员。但根据大多数专家的意见,大约有数千名网评员。从党领导处泄露的文件也没有给出网评员的数量,但是他们的确在文件中说要在每个县级和以上的政府机构设置自己的网评员基层组织——而中国有超过3,000个县。在2010年,中国的《环球时报》报道,仅西部的甘肃省就雇用了650名全职的网评员。

恐惧茉莉花

网评员构成了在互联网上抵御反政府运动扩散的防线。解放军的代表们相当紧张地指出,在北非和中东的反专制的起义中,互联网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为中国设定了值得警惕的先例。示例之一,正是阿拉伯世界的革命鼓舞了二月出现的网络匿名反对中国当局的呼吁——这一举动为北京敲响了警钟。在那之后,对互联网的控制更加收紧了,大量的持不同政见者和公民权利活动家被拘捕。

在狱中度过了81天,上周三才被释放的艾未未就是其中之一。显然,他现在已被当局噤声。他被捕后,网上亲政权的网评员们就开始完成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攻击那些北京认为是政权的敌人的人。在互联网上,他们诬蔑艾未未,努力地减少人民对他的支持。去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狱中的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也遭到了类似的"待遇"。

只是一份工作

艾未未被捕前采访的一名"五毛"是个年轻人,曾学习新闻。上个月,他们的谈话全文出现在互联网上。在文章中,这位以"W"指称的网评员说,每天他都从上级接受email指令,告诉他要评论哪些内容,他的帖子要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方向",才能"正确地引导公众意见"。

事实证明,这些"五毛"并不是因为受到意识形态的感召才做这份工作,他不认为自己是共产党的支持者。相反,他只是把它当作是普通的兼职工作,让他每月能多赚100美元。"我需要一点额外的收入,所以我想做个实验,然后发现这易如反掌。"W这么说。

相关阅读:

《环球时报》英文版:网评员寻踪

本报记者提供给了文中所述人员这些文件的概要和内容引述。消息人士没有真正读到这些文件。
本系列四篇文章已连载完毕,可搜索《丹麦每日消息》查看全部。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