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0年12月12日星期日

纽约客 2010年关于中国的十大迷思

核心提示《纽约客》的驻华记者Evan O总结的2010年关于中国的十大迷思,澄清国外读者常见的“中国误解”。


原文:THE TOP TEN CHINA MYTHS OF 2010
来源:The New Yorker 纽约客
作者:Evan Osnos
发表时间:2010年12月8日
译者:xccds1977
校对:@xiaomi2020


图片为译者所加,来源:多个通讯社或媒体或网络搜索

和谐是中华新帝国的口头禅。但2010年却是急待校准方向的一年。这一年里,中国在贸易、外交、环境、互联网、甚至篮球各领域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肌肉男”的新形象,并留下一系列争端。下面是零碎的对中国的十大误读。


1.异议人士不再影响全球外交事务

事实:在中国加入WTO和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后,带着墨迹的慷慨激昂的政治犯们的形象开始变得像冷战时的间谍交换那般,如渐行渐远的余音。当中美双方首脑会晤时,他们仅仅在形式上交换一下关于人权方面的不同看法,随后就转移到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上去。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对刘晓波并未视而不见,当他成为和平奖获得者后,中共当局誓言要惩罚挪威并警告其他国家抵制颁奖仪式。而之前藉藉无名的刘晓波就此名满天下。中国面临一个全面的外交危机。(间谍交换也回来了)



2.没有一家公司能与中国抗衡

事实:今年,谷歌甚至干得还不错




3.中国与朝鲜分道扬镳

事实:在最近泄露的美国国务院电文中显示,中国外交官们在私底下议论朝鲜半岛需要作出变革,西方某些人士甚至看到了中朝之间的“唇亡齿寒”关系的一丝松动。但中国政府内部还存在着各种分歧,而目前绝大多数意见是赞成保护金氏政权,以此应付难民危机和中国东部边界可能出现美军。



4.美国已经在绿色技术竞争中败北

事实:在任何时候都很难分辨到底是中国正击败美国,还是美国被自己的胜负心所掣肘。但总体而言这场比赛还未分出输赢,我们还不知道结局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更渴望赢。



5.北京当局不关心空气质量问题

事实:多年来北京一直不愿意对空气质量进行更真实的测量,而在11月份,中国公布了一个令环境专家吃惊的新系统,该系统提供了113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信息,这些信息每小时更新一次,包括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指标。



6.北京已经克服了空气质量问题

事实:错,北京奥运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有些日子空气质量仍“疯狂地糟”。这是美国大使馆的文字报告中用来形容北京空气污染程度时所使用的用语,该用语非常的直言不讳,之后很快被修改。



7.中国的GDP增长是不言而喻的

事实:如果你曾怀疑中国的GDP统计数据是否太过完美,你可以去咨询可能出任下届总理的李克强。李克强在辽宁省出任一把手时曾对美国大使说,当地的GDP数字是“人为制造”的。他也因坦陈事实而获得信任。他选择跟踪观察那些不容易受野心官僚干预的统计数据,例如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此外要注意的是,中国实际GDP往往高于报道的数值而不是低于它。



8.“北京模式”是邓小平经济改革的产物

事实:宣称现在是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时代只是一种时髦的口号,仔细观察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纪录,我们会发现与党史学家希望展示的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实际上更显示出传统性、不稳定性和实验性。政治经济学家黄亚生这样来解释其传统性,当中国的八亿农民被允许以传统方式创业时,他们的生活得到最大的改善(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也如此认为,因为西方也利用了国家资源来促进投资)。它的不稳定和实验性来源于缺乏宏观的计划。几乎没人听说哪位政党领导人使用“试错”这种方法来管理国家。正如圣地亚哥的加州大学经济学家巴里·诺顿(Barry Naughton)所说的那样,邓小平从未显示出“任何对经济运行的特别见解。”



9.官员可以逃脱任何惩处

事实:在10月份一名二十二岁的醉驾者李启铭撞上两名大学生后,他告诉试图逮捕他的警察说,“如果你敢告我,那就来吧。我爸是李刚!”李刚来是当地保定北市区警察局副局长。李刚父子马上成为互联网上反官僚运动的靶子。李启铭被逮捕,而李刚则在CCTV上痛哭流涕。 “我爸是李刚”成为了本年度的网络用语(奇怪的是,国有报纸公布的一份热门榜单中也包括这一条)。地方权力滥用仍然是中央政府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李刚案很可能会从宽处理,但2010年将作为公平和权力之间日渐紧张关系的转折点而被记住。



10.中国将尽力避免激怒强国

事实:就在不久以前,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以邓小平曾经说过“韬光养晦”为指导方针,这是为了在初期积累力量时避免遭遇不必要的阻力。但2010年,中国前所未见的抛弃了这一原则。中国对日本施加外交压力,迫使它在海事纠纷中让步,还对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提出主权要求从而激怒了印度,同时宣布南中国海为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这标志着对这片素有争议的广大海域提出新的严肃的主权要求。

点击这里订阅及墙内看译者;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安装适合你的浏览器的红杏插件一键翻墙
  • 翻墙看《译者》https://yyii.org
  •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订阅《译者》;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