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易明对国会所做的证词: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中国的政治改革前景

核心提示外交关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易明对国会所做的证词: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和中国的政治改革前景

原文:The Future of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来源:外交关系学会
作者:Elizabeth C. Economy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9日10:30 a.m. - 12:00 p.m
译者:文刀
校对:特逗
本文参考了“中国改革网”上的“同来源译文” 原译文有删节
二次校对及补译:@xiaomi2020


引言

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中国内部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但对于政治改革后的中国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还缺少共识,更不要说实施政治改革的"路线图"了。

虽然自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以来,有关政治改革的讨论就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进行着,但相关的争论在过去数月里重新活跃起来:中国总理温家宝数次谈论政治改革,与此前相比更为直接,退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元老和知识分子们则呼吁采取更大胆的政治举措,所有这些都将政改议题置于中国政治议题中最突出的位置。在更加活跃的纸媒和网络媒体以及颇具参与性的公民社会这一大背景下,这样的讨论就有了更大的分量。中国的崛起以及其作为全球大国的责任使得中国外交政策专家们现在也加入到国内政策的辩论中。这些外交政策专家们意识到中国的全球形象以及在环境、卫生和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国内政治和实践。

政治现代化

在大多数官方表述中,如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支持的社论里,政治重构或改革意味着使政治体制更有效、更具代表性,而同时又能保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010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为未来五年党的工作定了基调,其公报称,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日报》10月刊登的一系列社论也清楚地表明了党中央领导人赞成的是一个相当有限的政治体制改革模式,这些社论认为,在政改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并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在实际操作层面,可以看到,北京已经推出了若干措施,以建立官员问责制度并促进现有政治体制内的透明度。这些措施包括开展反腐败运动、增加公众对环保等领域的知情权、决定“党代会的召开、官员的选拔、退休和固任期限制”,以及尝试对预算体系进行改革等。北京还允许一些党外人士在政府重要部门任职,如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卫生部部长陈竺。

随着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增加,中国共产党也在寻求对民众的利益做出更多回应的方法,前提是不完全改变政治体制。努力之一就是开通网上留言板--"直通中南海",民众可以借此给最高领导人留言。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政府总理温家宝都已经在网上与民众进行过对话互动,地方官员可能也会做客电台节目,一些全国人大和区人大的代表也已安排时间与他们的选民见面,倾听选民们的诉求。但全国人大内部的讨论认为这种见面也存在问题,因为官员们可能会借此机会发展其个人选民和大众追随者。

社会公正

近期中国的一些改革提议,来源于政治光谱中强调社会公正的要素,如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虽然西方媒体可能会盛赞中国所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但是一些知识分子连同前军方官员、工人和农民都已对30年来不受约束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表示出严重的担忧。裙带资本主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以及环境挑战的增加都被视为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的失败。这些学者被称为“新左派”,他们对进一步的市场改革持怀疑态度,要求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手段调控市场以确保社会公正。

但在政治领域中,这样的状态很难被界定。一些与“新左派”有联系的学者,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对当前的西方式民主表达了不满,但他们也无法提出另外一个清晰的方案。他们寻求的是一个可信赖的、能做出回应并负责任的体制,但他们不确定什么政治机制能够最有效地实现这样的体制。除了对代议制民主的担忧,他们还对寻求更具革命性变革的人构成了挑战。

革命性改革

尽管相当一部分中国政治精英致力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另外一些人则在寻求更激进一些的突破。政治活动家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代表了他们当中最大胆的一些人。在他的网络人权宣言《08宪章》中,呼吁的是革命性的改革,他们推崇普世价值、直选、宪政民主、权力分治、保护私有财产以及其他一些制度改革。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和媒体精英认为根本性的政治改革是一种必须。在刘晓波获奖之后,有100名记者、学者、作家和普通公民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中国共产党实现刘所提倡的民主宪政治国的目标。就在刘获奖的消息传来之前,一群退休的老党员呼吁言论自由,开放媒体,废除审查制度。这一群体包括了前媒体的官员,如《人民日报》的前主编,《中国日报》的主编,新华社的副主任,甚至是中宣部新闻办公室的前领导人。

这些改革者无疑把温家宝总理视为他们在中国领导人中的支持者。在过去一年所发表的一系列讲话以及大受欢迎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专访中,温家宝总理认为,言论自由对于“任何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持续的进步,人民对民主和自由的向往和需求是无法阻挡的”。他进一步指出,政党必须演进--领导革命取得政权的政党与治理国家的政党应该有所不同。温在接受CNN专访时的结束语也进一步表明他正在党的通常原则之外推进改革,他用“风雨无阻,至死方休”来形容他的政改决心。

高调地公开出现要求进行革命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中国纸媒和网络媒体上,也出现了支持这种高调行为的热烈讨论。新闻记者、学者和积极的网民形成了对更根本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持续支持力量。他们希望共产党能将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呼声作为优先考虑的事务之一。

一个广受欢迎的观点认为,革命性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经济观察报》2010年10月底刊登的一篇题为《何以解忧,唯有政改》的社论就表达了这种观点。“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社会改革也不会获得成功。……实际上,无论经济改革打破僵局,或者社会改革取得突破,都需要政治改革的保驾。”

政改的支持者也常常提出,只有更多的根本性改革才能确保社会稳定,而稳定恰恰是中国共产党所考虑的重中之重的事务之一。财新传媒和《新世纪》周刊那位敢于直言的总编辑胡舒立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停滞不前,是因为“担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导致社会不稳定”,她进一步指出,“政改裹足不前才会成为动荡的温床”。类似的是,凤凰台的主持之一,梁文道写了一篇社论,详论一系列社会挑战,诸如“致癌茶油、蜱虫咬人、抗拒强拆”都被瞒而不报,因为官员们担心不能“维稳”。他的结论是“假如我们可以开放有关“维稳”及“稳定”的探讨,也许会发现以上三件事最核心的秘密:那些据说要被维护的稳定恰恰就是一种不稳定。”

作为提升中国外交政策和形象不可或缺的一步,政治体制改革正成为一个得到广泛支持的话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表示,克服中国政治思维和评论在称霸和自卑或受害者心态之间来回摇摆的唯一方法就是,对外部世界更为开放、提高国内教育水平以及改善“中国社会和法制”。《新世纪》周刊一篇题为《抓住政改的战略机遇期》的社论也回应了这一主题,该社论指出:像强拆这一类社会问题带来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民众对国家失去信心,并给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虚拟的政治体制

互联网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上升,这是中国共产党想要限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大挑战。虽然互联网对党来说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党利益通过它来了解人民在想什么,同时提升政治体制的透明度,但它也引发了严重的担忧。中央党校的官员高新民在一场不公开的演讲中提到了几个问题,但是他的这番话后来还是泄露到了网上:“在社会价值观多元背景下,新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于党领导思想建设、引导舆论的传统方式提出直接挑战。传统的思想教育主体通常来自上级--组织的代表者,而信息网络化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人;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群体性事件,往往与网络的舆论推动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领导者出言不慎,亦会引发公共舆论的谴责高潮。”

事实上,互联网在中国正演化成为一种虚拟的政治体制,民众在网上传递信息,组织网络集会和线上抗议。正如博主邱雪斌所写:“群众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民众就象一堆干柴,遇到一点火星,就会燃起熊熊烈火。网络作为出气筒,已经发泄了不少民愤了,但如果民众的现实诉求渠道不畅,矛盾和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最终还是要从网络的虚拟世界下来走向街头。”

2010年7月,博主们为吉林省的一场大规模污染事件提供的第一手的信息,与官方的报告形成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无视政府官员的要求,愤怒地指责它们掩盖事实,并急忙地购买瓶装水。中国人也在网上“投票”。例如,一位因为写书而被警察拘留的作家[谢朝平]事件被公布在网上之后,在一个33,000人参与的在线投票中,有86%的人认为他是清白的。《经济观察报》针对警方的行动进行痛批,认为他们是在威胁“媒体人”的自由。当局后来只能撤销了对这名作家的起诉。

有些活动家使用互联网发动线上活动(其中一些还发展成为实际的抗议活动),成功地阻止了建设水坝和有污染的工厂,以及反对广东省播出的电视节目中禁用粤语等等。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算是一些文化人物利用互联网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势头已经出现。比如著名的艺术家艾未未,为了在四川地震中死去的儿童寻求争议,甚至将他遭遇的警察的报复拍摄成短片,放在YouTube上。赛车手和作家博主,韩寒,经常呼吁更开放的媒体和文化自由。从他在2006年开博以来,他的博客已经有了4.1亿的点击率。

尽管社交网站Twitter在中国国内被屏蔽,但它已经成为一个特别政治化的网站。根据受欢迎的网友安替的说法,Twitter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组织力量。他注意到非政府组织公盟已经通过Twitter获得了超过140万元的捐款。他还指出,2010年5月,达赖喇嘛和推友之间的未经删改的讨论是Twitter可以发挥政治影响力的一个例子。安替认为,参与者不再将达赖喇嘛称为[未加尊称的]达赖,而是更尊敬地称呼他为达赖喇嘛。安替说Twitter上有超过10万名活跃的中文推友,他预计在未来的2-3年内会增长到超过50万人。

安替认为Twitter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其他人的自持。在一个对1000名推特用户进行的调查中发现,人们登录Twitter的最重要的20个原因中,有将近1/3是政治性的:“了解真相、开阔视野”;“这里没有审查”;“我喜欢这里的自由”;“它可以让我保持独立公民意识”;“感觉我是集体中的一员我可以更多地了解世界”;“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然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根据媒体评论者胡泳的说法,当北京越是加大对审查的力度,Twitter就变得越郑智化。他认为Twitter特别重要因为它可以把全世界的意见领袖聚集到一张虚拟的桌子前面。在这里,公众知识分子、维权人士、公民权利运动的参与者和流亡异议人士可以同时对话

四处寻找突破口

有关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的争论中,一个似乎有些隐晦,但又常常是明确的话题就是外部世界的作用。而一个反复出现的论调就是既愿意学习西方的经验,同时又反对西方的模式。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就谈到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平衡:“当代中国的一个历史命题就是要寻找独特的模式和现代化道路……而[中国模式]误读和错误解释了普世价值和现代社会。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普世文明……当代中国的命题应该是“秉承普世价值,开创中国道路”,这正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政治现代化、社会公正和革命性改革这三者小心翼翼地融合在一起,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试验中。就像中国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来开启经济改革进程一样,它也可以建立类似的特区进行政治改革。

在温家宝总理日前发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讲话的城市——深圳,目前正进行一个全新的政治改革试验。在温家宝总理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支持下,深圳的政治改革处于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前沿。改革所确定的目标与共产党的有限改革理念严格保持一致,即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体系、发展一个廉洁、高效、服务型政府,并打造完备市场体制和社会先进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同时,这一改革还包括了一些革命性的因素,如逐步推进直选,在区一级领导干部选拔中引入更多候选人,考虑允许候选人通过在一定限度内组织竞选活动角逐区委和市委常委职位等。深圳已经“削减了1/3政府工作部门,数百名官员分流或退休、硬性规定官员放弃在行业协会和慈善机构中担任的双重职务。”但是深圳最大的创新是允许公民团体在不需要挂靠政府监管机构的情况下注册,允许他们寻求海外资金和雇用外国人。这些团体还可以向深圳政府提供包括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等领域里的服务。

深圳的改革以及其他地方将跟进的改革,可能至少会为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迫切需要的路线图提供部分参考。中国共产党正尝试着跟上民众需求的改变。不管这场改革是由共产党领导、还是由人民主导,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和30年以来已经发生的巨变同等重要的政治改革正顺利进行着。

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角色

国际社会的角色是要鼓励和促进能让中国进行转变的人,他们依然受到了很多限制,但不是无关紧要的。对那些在中国内部推动着他们的国家尊重和适应普世价值的人,外部世界可以通过以下几条途径一起推进中国的政治改革进程:
  • 对那些在中国内部提倡这些价值观的人给予国际性认可,例如为刘晓波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就发出了重要的信号——外部世界是支持他们的努力,并且也让北京知道中国还不够完美;
  • 国际社会可以向中国政府重申,在中国内部治理上的失败对世界的影响,比如环保、公共健康、食品安全等等的影响,向中国的领导人强调为什么国内的政治行为会对世界其他地方产生后果。
  • 美国可以继续其长期以来的努力,在个体的被投入监狱的中国人权活动家案例上与中国同行一起工作,通过法律体系或改善透明度来推进政治改革。同时,从单纯的双边关系焦点问题中将人权问题去除,与其他亚洲内外的民主国家一起,提出中国政治改革问题也很重要。
  • 至于美国和其他国家能够在亚洲的其他非民主政体,如越南等国家可以进展到什么程度,这可能也会给中国的政治精英施加相当重要的压力。
原文注释:

1 "Vigorous, steady efforts urged to advance political structural reform," People's Daily Online (October 27, 2010).

2 Qingyuan Zheng, "Political orientation crucial," People's Daily Online (October 29, 2010).

3 C. Fred Bergsten et al. China’s Ris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ashington, DC: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8: p.62. Web. Accessed 1 November 2010.

4 Emilie Frenkiel, "Political change and democracy in China: An interview with Wang Shaoguang," La Vie des Idées (July 15, 2009).Accessed at http://www.laviedesidees.fr/Political-change-and-democracy-in.html

5 Wendao Liang, "The Etymology of Social Stability," Caixin online (October 18, 2010). Accessed at http://english.caing.com/2010-10-18/1001

6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is taken from Elizabeth C. Economy, "The Game Changer: Coping With China's Foreign Policy Revolution,"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 2010), p. 145.

7 Don Weinland, "China: Increasing Trend in Mass Incidents," Global Voices Online (February 14, 2010). Accessed at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10/02/14/china-increasing-trend-in-mass-incidents/


8 Oiwan Lam, "China: Survey on Chinese Twitter users," Global Voices Online (February 1, 2010). Accessed at
http://globalvoicesonline.org/2010/02/01/china-survey-on-twitter-users/


9 Yong Hu, "The Revolt of China’s Twittering Classes," Project Syndicate (October 14, 2010). Accessed at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hu2/English.

10 Xiao Qin, "In China, A Rising Tide for Universal Values," Caixin online transcript (October 25, 2010) from a speech presented by Qin at the Seminar on Enlightenment and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on July 4, 2010.

11 Zhiyue Bo, "Guangdong Under Wang Yang: 'Mind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East-Asia Institute Background Brief No. 405 (September 12, 2008), p.10-11.

12 Zhiyue Bo, "Guangdong Under Wang Yang: 'Mind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p10-11.

13 Jeremy Page, "China Tests New Political Model in Shenzhen," Wall Street Journal (October 18, 2010). Accessed at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02304250404575558103303251616.html.

14 "China has to pursue gradual political reform," Global Times (October 15, 2010). Accessed athttp://opinion.globaltimes.cn/editorial/2010-10/582245.html.

点击这里订阅及墙内看译者;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安装适合你的浏览器的红杏插件一键翻墙
  • 翻墙看《译者》https://yyii.org
  •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订阅《译者》;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