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时代》周刊:外交豁免权?――评基辛格的《论中国》

核心提示: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给出了历史见证人的内幕视角,但是它过于冗长,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讲述有些过于简单化,甚至误导。

来源:《时代》周刊2011613http://goo.gl/UQqWi

作者:华志坚(JEFFREY WASSERSTROM 
译者:匿名

校对:南山


中国的当代历史是由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塑造出来的。只有某鲁莽大胆的赌徒才会在1929年的时候下注,说中国共产党会在1949年统治这个国家。当时中共不过是一群几乎要被彻底清剿的乌合之众。而在1952年的时候,韩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中国孩子们看的节目都把汤姆大叔塑造成超级大反派,谁要说不过在区区20年之后毛泽东就会和美国总统在北京相谈甚欢,那更是匪夷所思。类似的还有,谁能够在1979年邓小平出访美国,谈及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时候,想到到2010年中国的经济会超过日本呢?

就在我开始读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写的《论中国》(On China)那天,我去了一家二手书店,并又一次地领略到中国的发展是如何一次次地让预言落空。在那家二手书店,我幸运地买到了由George Paloczi-Horvath1963年所写的《毛泽东:蓝蚁帝王》(Mao Tse-tung: Emperor of the Blue Ants)一书。Paloczi-Horvath相信,到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居民会达到20亿,仍然会受困于毛泽东思想。事实上,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只有10亿左右,看起来更像是被资本主义、而不是毛泽东思想所鼓惑。

基辛格新书的价值在于在许多出乎意料的事件进展方面,它给出的是知情人的视角。在乒乓外交和尼克松与毛泽东的历史性会面方面,他的记录并没有什么新鲜曝料。谈到后来那些塑造和调整了华盛顿和北京关系的对峙和合作,他也不过是老调重弹一些人们都熟悉的共识。但是这些故事是由他这位当时始终在场的人所讲述的,那又有些特别了。长篇大论是基辛格的标志。没有别人曾介入后尼克松时代每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外交],或与毛泽东时代以来那么多的中国领导人交谈过。

但同时,很明显,简洁叙述不是基辛格的天赋所在。《论中国》本可以成为一本薄薄的、吸引人的外交回忆录。但结果是,我们拿到了一本超过500页的大部头,读者不得不硬着头皮读下去。化简为繁则是基辛格故意为之,好让我们认为他是一名重要的地缘思想家,历史证明了他的英明。关于乒乓外交那部分,我们很容易认为他值得仰慕。但是想到他在越南和柬埔寨问题上误导了美国的军事行动,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很难把他看成无所不知的先知。即使是在中国问题上,基辛格也太过积极地要为邓小平受到的全球性谴责开脱——他这位长期以来的老朋友对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的镇压负有直接责任。

《论中国》在许多段落上都是误导性的,或是过于简单化,以至于和我从那家二手书店淘来的老古董有些类似。基辛格把所谓中国传统简化为以忍耐为主、长期不变的儒教,忽略了中国人的多样性。(在他书里的中国人民一词,就跟Paloczi-Horvath书中身穿毛式制服的蓝蚂蚁一样,都是一个毫无差别的群体)。中国政府和外交的历史延续性也被夸大了。

对中国人的“精妙”,基辛格表达了他的敬意。对所有制造了乒乓外交的关键人物,他也以仰慕的方式提到了他们的精妙之举的重要性。然而遗憾的是,谈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论中国》算不上是一本精妙的书。

 

【本文作者华志坚最近的一本书是《21世纪的中国:每一个人都需要知道》】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