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3年2月22日星期五

外交學者 中國步向民主化的5種可能

核心提示:直到現在,認真想過中國政權過渡的概率和各種可能情況的人很少。

原文:5 Ways China Could Become a Democracy
作者:裴敏欣
日期:2013/02/13
由"譯者"志願者翻譯並校對,同時參考同源譯文。

Inline image 1

猜測中國可能的政治前途,是種會使一些人感到有趣味、許多人覺得困惑的智力活動。傳統觀點是,根深蒂固的中國共產黨想要捍衛及延續其政治壟斷之心如此堅定,它有能力存活較長時間(儘管不是永遠)。但是,少數人的觀點則是中共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事實上,在未來10至15年中國向民主過渡是個大概率事件。在這種對中國民主前景的樂觀看法背後,是積累下來有關民主過渡的國際及歷史經驗(過去40年,大約有80個國家完成了從專制統治過渡至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民主體制);幾十年的社會科學研究已經就民主過渡及專制制度的崩壞(兩個緊密關聯的過程)的動態形成了重要的見解。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認為中國的一黨政權仍然具有足夠的韌性去維持幾十年統治的人可以指出,共產黨擁有經過驗證的巨大鎮壓能力(專制政權生存的最關鍵因素),適應社會經濟變化的能力(儘管這適應力的程度在學術上有爭議)以及它合法性的來源:達致經濟改善的記錄。

至於為什麼中國人將擺脫幾十年一黨統治的一系列理據當中,那些認為中國政權更迭是可預見的人已經挑選出來一組因素。而在眾多的專制統治的衰落和崩潰的原因當中,兩個因素脫穎而出。

首先是專制政體衰變的理論。一黨政權,不論怎樣精密,還是會受到組織的老化和衰變的影響。領導者(在能力和意識形態方面) 逐漸衰弱;這種制度往往吸引野心家和機會主義者—一些從投資者角度來看他們在政權內的角色的人,他們想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為維護政權出力所能得到的回報。結果是腐敗不斷加劇,管治持續惡化,與群眾日益疏遠。根據經驗,一黨制政體的組織衰變可以用這種政制的有限的壽命來測量。至目前為止,記錄上一黨政權的最長壽命是74年(前蘇聯共產黨)。在墨西哥和台灣的一黨政權分別掌權71年和73年(然而,國民黨在大陸的軍事失敗使台灣的情況複雜些)。此外,這三個主政時間最長的一黨政權在退出政治權力的大約十年前便開始體驗到體制性的危機。如果相同的歷史在共產黨統治了63年的中國重複,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未來10到15年政權過渡的概率是有可能的—當中共達到一黨政權壽命上限的時候。

其次,社會經濟變革的影響。識字率,收入和城市化速度不斷提高,通信技術的改善等極大的降低了集體行動、瓦解獨裁統治合法性的成本,並促進更大的民主要求。其結果是,管治貧困農業社會得心應手的獨裁政權,發現一旦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要繼續統治越來越困難,最終變得不可能維持。統計分析表明,當人均收入上升到1000美元以上,獨裁政權便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民主轉型的可能性更大)。當人均收入超過4000美元,民主轉型的可能性增加更為顯著。一旦人均收入達到6000美元,能夠生存的獨裁政權很少,除非他們統治的是石油生產國。如果對中國應用這種觀察,並且也考慮通脹的可能影響(儘管上述的人均收入數據是以常數來計算的),我們會發現,中國已經深入這個"民主過渡區域"了,現在它的人均收入是大約9,100美元,和1980年代中期民主過渡前夕的韓國和台灣的人均收入水平不相上下。再過10-15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會超過15,000元,城市化率將上升到60-65%。如果中國共產黨今天在部署的人力和財力資源來維持統治時覺得艱難,試想一下,10-15年後,這事情將會變得有多不可能做到。

如果這種分析有足夠的說服力,使我們願意設想未來10-15年間,中國很有可能出現的民主轉型的話,那麼更有趣的後續問題絕對是,"這樣的轉變會怎樣發生?"

同樣,根據70年代民主轉型的豐富經驗,自20世紀70年代,中國可能成為民主有五種方式:

"大團圓結局"將是中國民主過渡的最好模式。通常情況下,一個由舊政權的統治精英操作的和平權力退出會經過幾個階段。開始時,也許由於多種因素(如經濟表現不佳,軍事上的失敗,人民反抗升級,無法忍受的鎮壓成本,和貪污成風),政權出現合法性危機。對這種危機的承認/覺察使某些政權的領導的認為專制統治的日子屈指可數,他們應該開始操作一個不失體面的權力退出。如果這種領袖取得政權內部的政治優勢,他們會通過開放媒體和放鬆對民間社會的控制來啓動自由化的過程。然後,他們會與反對派領導人磋商從而設定後過渡期政治制度的規則。最關鍵的是,這些談判重心是保護舊政權那些曾侵犯人權的統治精英,和保留支持舊政權的國家機構(如軍隊和秘密警察)的特權。談判結束後,便會舉行大選。 在大多數情況下(台灣和西班牙例外),代表舊政權的政黨在這樣的選舉中落敗,從而迎來一個新的民主時代。目前,緬甸的過渡正在按照這個劇本上演。

但對中國而言,這種大團圓結局的的概率取決於執政精英能否在舊政權的合法性遭受無法挽回的損失之前著手改革。後極權主義政權和平過渡的往績非常糟糕,原因主要是這些政權一直抗拒改革,直至失去時機之後才著手。"大團圓"式轉變的成功案例—如在台灣,墨西哥,巴西發生的那些—之所以能夠發生,是因為舊政權仍然保持足夠的政治力量和得到主要社會團體一定程度的支持。所以,統治精英越早開始這個過程,成功的機會越大。然而,弔詭的是,足夠強大的政權不願意改革,而虛弱的政權則無力改革。在中國的情況下,"軟著陸"的機會可能取決於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在未來五年會做的事。畢竟,政治軟著陸的機會之窗不會永遠保持開放。

"戈氏來到中國"是有著險惡情節的"大團圓結局"的變奏版。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領導層錯過歷史機遇,沒有在刻下啟動改革。但是,在未來十年內,經濟、社會和政治趨勢(如人口老化,環境惡化,裙帶資本主義,不平等,腐敗和日益嚴重的社會動亂導致經濟增長不斷下 滑)最終會迫使政權面對現實。強硬派名譽掃地,取而代之的是像戈爾巴喬夫一樣的改革者,他們開展中國版的glasnost和perestroika(譯註:俄語,改革於開放)。 但屆時政權已經失去了重要社會群體的完全信任和政治上的支持。自由化引發大規模的政治動員和極端主義。舊政權的成員開始叛逃—不是向反對派倒戈,便是跑到 他們在南加州或瑞士的避風港。在政局混亂之際,政權遭受又一次內部分裂,類似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之間的那樣,結果激進的民主化人士崛起,取代溫和的改革 者。憑藉巨大的民望,佔主導地位的政治反對派—包括許多舊政權的叛逃者—拒絕向實實在在沒有談判條件的共產黨讓步。黨的統治會崩潰,不是因為選舉結果引致忠於它的人下台,便會是反對派自發奪取政權造成。

假若這種情況在中國發生,那將是最諷刺的事。在過去20年,中國共產黨已經竭盡所能來避免蘇聯式的崩潰。如果"戈氏一幕"給中國帶來民主,那表示中共顯然的從前蘇聯解體吸取了錯誤的教訓。

"天安門終極版"是第三種可能性。當中共即使面對政治轉趨激進以及社會分化跡象,卻還是繼續抵制改革的時候,便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造成"中國的戈氏"的因素在這裡也會起作用。不過,觸發崩潰的不是體制內改革者遲來的自由化改革,而是像1989年天安門事件那樣,能夠廣泛動員全國各地眾多社會組織的一場不可預料的大規模起義。這種政治革命的表現形式將會和天安門民主運動以及中東"茉莉花革命" 那些激動人心的日子裡看到的一樣。在中國的情況下,"天安門終極版"產生了不同的政治成果,主要是因為中國軍方拒絕再次插手挽救中共(自1970年代以來大多數由危機引發的轉變當中,軍隊在最關鍵的時刻放棄了專制統治者)。

"金融危機"—第四個可能情況—可能會像1997至98年的東亞金融危機導致印尼的蘇哈托倒台那樣啟動中國的民主轉型。中國那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系與蘇哈托時代的印尼銀行系統有許多共通特性:政治化、任人唯親、貪污腐敗、監管不力以及風險管理能力較弱。眾所周知,今天中國的金融體系已累積了巨額不良貸款,而如果這些貸款被確認的話,在技術上可能會破產。此外,最近幾年中通過影子銀行系統進行資產負債表上不記錄的活動如雨後春筍一樣,使金融穩定性面臨更大風險。隨著中國維持資本控制的能力因為資金進出中國的方式增加而受到削弱,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使事情變得更糟的是,中國不成熟的資本帳戶自由化措施有助資本在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時候外逃。如果中國的金融業遭受崩潰,經濟將陷於停頓,社會動盪將有可能變得無法控制。如果安全部隊未能恢復秩序,而軍方又拒絕幫助中共的話,中共有可能在混亂中失去權力。單獨由金融危機引起崩潰的概率是比較低的。但是,即使中共捱過金融危機的直接後果,中國付出的經濟代價將很有可能損害其經濟表現到一個足以產生連鎖效應,使中共最終失去法理權威的程度。

"環境崩潰"是最後一個可能導致政權更迭的情況。鑑於近日中國環境惡化的顯著程度,環境破壞引起政權更迭的概率並不少。連接環境破壞和政權更迭的反饋環路雖然複雜,但並非不可理解。顯然,環境崩潰造成的衛生保健問題、生產力喪失、水資源短缺和物理破壞等方面的經濟成本將是巨大的。增長可能會停滯,因而破壞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和控制。環境崩潰已經開始使中國城鎮的中產階級對政權離心,並引發日益嚴重的社會抗議。環保行動可以成為一個政治力量,把不同社會群體連接在一起,為共同的事業向對環境問題不敏感、反應遲鈍、和不稱職的一黨政權抗爭。中國環境的嚴重退化也意味著發生環境大災難諸如大規模的有毒物質洩漏、創紀錄的乾旱、長時間的有毒煙霧等的機率可能引發大規模抗議事件,使反對派有機會迅𨒪政治動員。

這種智力練習的得著應該是發人深省的,不論對中國共產黨和國際社會都一樣。至目前為止,很少有人認真想過中國政權過渡的概率,以及各種可能的情況。思考這樣一個政權過渡的可能原因和情景之後,應該能了解有一點是再明顯不過的:我們得要開始思考不可想像的和無法避免的事情了。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

美国之音 中国意欲控制巴基斯坦主要海港

核心提示:中国已经控制了巴基斯坦的一处战略深水港口,这一举动使其拥有了潜在的阿拉伯海海军基地,从而可以进一步为该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及海上航线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未署名
日期:2013/02/18
译者:oriental_priest
由"译者"志愿者校对

中国已经控制了巴基斯坦的一处战略深水港口,这一举动使其拥有了潜在的阿拉伯海海军基地,从而可以进一步为该国在这一地区的能源及海上航线安全提供保障。

在本周一于伊斯兰堡举行的一项仪式中,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将瓜德尔深水港的管理权交给来访的中国官员。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表示这次交接对巴中两国来说都是一次迈进新时代的良机。

几年前当中国帮助巴方筹资并建设瓜德尔商业深水港时,该港由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但是现在该港由中国国资企业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瓜德尔深水港地处阿拉伯海最南端,紧扼由波斯湾向西重要航道的咽喉。该港使中国西部地区通往外部的航线大大缩短,而无需借道东南地区港口。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近期大力扩张其在印度洋海域的地区存在,以便进一步保障其由中东进口的石油供给。另有地区问题专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其必然将提升本国海军实力以保障其切身利益,这一系列举措正引起周边国家的关注。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2013年2月18日星期一

路透独家 朝鲜告知中国其准备进行核试验

核心提示:据可靠消息透露,朝鲜曾告知其主要盟友中国, 其准备在今年进行一次甚至二次核试验, 从而迫使美国政府与之进行谈判.

原文:Exclusive: North Korea tells China of preparations for fresh nuclear test - source
作者:Benjamin Kang Lim
日期:2013/02/15
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Inline image 1

北京(路透社)-据可靠消息透露,朝鲜曾告知其主要盟友中国,其准备在今年进行一次甚至二次核试验, 从而迫使美国政府与之进行谈判.

该消息人士与北京及平壤高层始终保持直接联系,其透露年内一系列核试验项目可能将结合下一次火箭发射行动共同展开.

朝鲜于本周二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该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一片哗然,美国政府随即向其发出严重警告,并表示这是明显的威胁和挑衅行为.

该消息人士称,所有的一切都已准备就绪.第四及第五次核试验和火箭发射将很快举行,可能就在年内,而且第四次核试验的规模将远超第三次,将达到1万吨TNT的当量.

该消息人士表示,除非华盛顿方面与朝鲜举行会谈,并承诺放弃在朝鲜看来对其政治体制造成威胁的所有政策措施,不然核试验将继续进行.

该消息人士表示,朝鲜一再希望与美国政府签署一项永久性和平协议,并建立外交关系.从理论角度分析,自1953年停战以来朝鲜与韩美两国仍然保持交战状态.

华盛顿方面,国务院发言人纽兰敦促朝鲜遵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于禁止核武及导弹试验的决议,停止一切违反其国际责任的挑衅行为.

纽兰向记者表示,朝鲜的一系列挑衅行为对其国内卫生,软件,安全以及人民的未来毫无益处,只会导致其进一步遭到孤立.

五角大楼也发表声明,称朝鲜的导弹及核试验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及世界和平的威胁.

五角大楼发言人凯瑟琳.威尔金森表示,美国将对朝鲜的挑衅行为保持警惕,并坚守与相关地区盟友的防御协定.

据外界初步估计,本周朝鲜军方的核试验当量在6到7千吨TNT,但是最后的评估结果还要几周时间才能得出.

自朝鲜2006年举行核试验以来,华盛顿及其它国家曾表示将对这个已经被孤立的国度采取更多制裁措施.自从朝鲜去年12月举行远程导弹试验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对其采取的制裁措施已进一步加剧.

自从2006年及2009年进行核试验以来,联合国相关制裁决议已禁止平壤方面发展导弹亦或是核武技术.

据商业卫星照片显示,去年朝鲜在距中国边境100公里处建造了核试验基地.相关图像显示该基地除本周地下核试验外还有能力进行至少一次核试验.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核工程教授Kune Y. Suh表示,据卫星图像显示,该基地建有两个相同坑道,最近一次核试验完成后还剩余一个坑道.
 
朝鲜"不惧怕"制裁

奥巴马本周曾誓言要带领全世界共同回敬这一系列威胁,除此以外联合国安理会的外交官们也已就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展开讨论.
 
朝鲜宣称其核试验是自去年12月进行火箭发射以来对美国敌对行为的又一次反击.评判人士认为其火箭发射试验旨在发展洲际导弹技术.

该消息人士称,朝鲜并不惧怕随之而来的制裁.该国自信其农业及经济改革将在今年取得显著成效,为朝鲜带来大丰收,从而减少其对中国的粮食依赖.

中国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唯一一个有影响力的外交盟友,除此之外朝鲜目前孤立而脆弱的经济环境与世界其他地区完全隔离.

中国签署了2006年及2009年对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国际制裁协议,同时也在1月通过了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谴责朝鲜进行火箭发射的决议.但是北京并不会完全终止对平壤的支持.

目前为止的制裁措施并没有打消朝鲜追求核武梦想的野心.
 
首尔大学朝鲜问题教授Lee Woo-young表示,现在的局势就像是同一部电影的回放,在我看来通过更严厉的制裁来制止朝鲜发展核武器的计划是无效的.
 
那位与北京及平壤均有所接触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将再次支持联合国的制裁决议.但他拒绝透
露北京方面对相关制裁决议的严厉程度的底线.

他说,当中国支持联合国制裁决议时,朝鲜政府愤怒地指责中国是美国的傀儡,接下来会有更严厉的制裁,而中国很可能再次投赞成票.该消息人士拒绝就相关细节作进一步说明.

他说,但是北京方面不会切断对朝鲜的粮食及能源供给,这也是自上一次核试验后中方所采取的策略.

他说,朝鲜的行为令中国领导人忧心,这可能会影响并激发中国国内公众的怨气,并使得民众对朝鲜的相关军事扩张产生憎恶感.

该消息人士说,在他看来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并不打算就此妥协.这位金家第三位领导人只有30岁,其于2011年12月接替其父.

他的政策继承了其父金正日的先军战略,此举使得朝鲜虽以经济发展为代价,但仍向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导弹迈进了一步.

该消息人士称,金正恩比他父亲更为激进.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2013年2月7日星期四

《月刊朝鲜》暗杀金正日

核心提示:2011年2月,《月刊朝鲜》杂志第一次收到有关朝鲜4·24事件的爆料。爆料者当时任职韩国情报机构,详细列出了事件相关人员的姓名、年龄、职务和住所等信息。韩国的朝鲜问题专家在看过资料后认为,"从内容上看,虚假爆料的可能性很小"。

原文:용천驛 폭발보다 1년 앞서 金正日 폭살계획 있었다!
作者: 金正友  《月刊朝鲜》记者
日期:2013年2月
由"译者"志愿者翻译,未经校对。

Inline image 1
[朝鲜金正日2011年12月去世。在金正日去世前不久,朝鲜中央新闻社报道,他访问咸镜南道2.8维纶联合企业供水沉淀池。]

2003年4月,中国,吉林省延吉市。北朝鲜国家安全保卫部反探局 内探 情报员 金正淑(音译,42岁·女·化名)与保卫部海外派遣情报员 A(34岁·女)会面。金正淑要求A将共32件"紧急情报"汇报给自己的直属上司金昌秀(音译,47岁)。金昌秀时任北朝鲜咸镜北道清津市水南区域保卫部部长。

情报员A并没有按金正淑的要求将情报交给金昌秀,而是交给了清津市青岩区域保卫部一科长李哲洙(音译,37岁)。李哲洙又将情报交给自己的直属上司青岩区域保卫部部长朴龙柱(音译,47岁),之后其中一件情报被立刻报往平壤国家安全保卫部,2003年4月23日又被直接报告给金正日。

第2天,4月24日,居住在清津市青岩区域文化2洞的金景秀(音译)被紧急逮捕,金景秀被认定是"暗杀金正日"事件主谋,后来被秘密处决于咸镜北道保卫部一个地下据点。金景秀从朝鲜高层B处得知金正日将视察北朝鲜人民军第42师团后预先埋放了爆炸装置。暗杀事件的主谋B已经成功逃离北朝鲜。

以上就是所谓4·24事件,在北朝鲜保卫部内部,它已经被渲染成"誓死保卫领袖的典范","巨大的成绩"。韩国情报机构认为,"4·24事件由李正哲亲自指挥,李哲洙负责具体实施","李正哲是北朝鲜的核心人物之一,金正日访华期间,李正哲甚至有权直接打电话给金正日汇报保卫工作事宜"。

消息人士透露,当时李正哲与李哲洙是相互竞争关系,最终李正哲掌握主导权,还因为这次事件中的表现被擢升为少将。韩国统一部刊行的北朝鲜人名集从2005年开始将李正哲列入朝鲜主要将领名单,级别为少将。是否为同一个人虽不能肯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同一时期确实有一位李正哲被提升。

2011年2月,《月刊朝鲜》杂志第一次收到有关4·24事件的爆料。爆料者当时任职韩国情报机构,详细列出了事件相关人员的姓名、年龄、职务和住所等信息。韩国的朝鲜问题专家在看过资料后认为,"从内容上看,虚假爆料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韩国国家情报院拒绝就这一事件给出解释。

爆料者对事件的叙述上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朝鲜间谍 金勋(音译)1986年被派往中国北京朝鲜大使馆,在朝鲜劳动党35号室领导下从事对日间谍活动。35号室是北朝鲜对外情报调查部的前身,负责搜集韩国和海外情报,以及从事海外间谍活动。金勋后来因为醉酒与另一位间谍打架,"造成对日活动混乱罪",被调往咸镜北道。

金勋在咸镜北道遇到了金正淑(化名),之后两人同居。同居期间,金勋批评金正日的政治统治和生活作风被金正淑告发。金勋被再次处理,金正淑因为这次功劳得以成为外派中国的情报人员。

爆料者解释说,金勋称自己是因为提到7号和9号资料被金正淑告发的。韩国情报系统一位关系人士证实,在北朝鲜情报系统内部,"7号代指与金日成相关的内容,9号代指与金正日相关的内容"。

金勋并不是第一个"被金正淑告发的男人",1990年代的另一场事件中金正淑告发了自己的丈夫(FRUNZE 事件,指金正日肃清前苏联FRUNZE军校出身将官们的事件。北朝鲜曾派遣大批留学生往前苏联军校留学,这些学生回到朝鲜成为军队一股势力,一部分人与苏联情报机构勾结,据说苏联计划朝鲜出现紧急情况时以这些学生为中心谋划事变)。

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时,前苏联军校出身的将官成为朝鲜保卫部1号监视对象。这些军校科班出身的将官们早已成为军事履历全无的金正日眼中钉,不久他们中的大部分就被金正日以"间谍和涉嫌颠覆政府"罪关进了政治犯收容所。

先后告发丈夫和同居男人的金正淑取得了北朝鲜情报当局的信任,被派往中国从事搜集脱北者和韩国相关情报的工作。2002年她又伪装成脱北者,通过仁川机场进入韩国,为了隐瞒身份,她带着女儿一同去了韩国。

进入韩国后,在接受韩国政府调查时,金正淑声称"出身苏联军校的丈夫被肃清,自己无法在北朝鲜生活下去,所以选择逃亡"。她公开以"憎恨金正日独裁体制的人"身份活动,暗地里则搜集活动在首尔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北朝鲜反体制人士的相关情报。

据一位北朝鲜保卫部干部出身的脱北者讲述,将金正淑派往韩国的保卫部反探局是北朝鲜负责找出 间谍·不安分者的反间谍机构,同时还负责往韩国和海外派遣间谍执行任务。金正淑是 "内探情报员",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和韩国活动,搜集北朝鲜反体制人士和与韩国情报机构合作的北朝鲜人士相关情报。

2003年初,金正淑将自己搜集到的32件情报上交保卫部A情报员,其中就包括了试图暗杀金正日的相关情报,金正淑因此为"抓捕·处决 反体制人士"立下"重大功劳"。

后来随着韩国情报机构缩小调查范围,北朝鲜保卫部向金正淑下达了"避往日本"的命令。根据爆料,"2007年逃亡日本的金正淑身份已经被日本当局掌握",并称"自己不理解为什么韩日两国当局没有移交金正淑"。

金正淑的女儿朴恩晶(音译)在韩国结婚后如今去向不明。《月刊朝鲜》杂志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向脱北者团体咨询,并没有什么收获。以下是杂志记者与报料人的对话。

——金正淑女儿逃北的理由是什么

"只是一种表象,目的是为了金正淑使逃北看起来可信"。

——但是间谍带着亲骨肉行动让人很难理解,通常北朝鲜间谍的家属都被留下来当人质。

已经获得信任的情报人员是可以视情况而定的。女儿与其说是脱北,不如说是北朝鲜保卫部直接派遣。

——女儿也是间谍吗?

不知道,那个还不能确定。

——既然已经确定是间谍,为什么日本当局没有逮捕?

因为她并不危害日本国家安全。第三国间谍是不能随意逮捕的。所以非常遗憾。

——金正淑是如何获得暗杀金正日的情报的?

这也是我最好奇的部分,有可能金正淑成了朝韩双料间谍。金正淑是高级间谍,2008年在韩国被捕的另一位女间谍与她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一个普通的清津市民如何执行暗杀金正日的那么大的任务?

2003年4月金正日计划视察42师团,北朝鲜核心人物B获知后命令金景秀提前放置炸弹。B如今不知所踪,而且真实身份也未确信。如果一个人打算豁出性命,而且情报可靠,暗杀成功是有可能的。

——金正日的动向即使最亲近的人也未必知道,怎么可能泄漏。

虽然金正日动向很秘密,又经常变更路线,但是不可能万无一失。无论怎么保密,总会露出破绽,是有可能泄漏出去的。2004年龙川火车站爆炸金正日自己不也承认是针对他本人的暗杀活动吗?

2011年9月,美国博客作者 安志勇(音译) 引用维基解密外电 写到,金正日相信龙川火车站爆炸是企图暗杀自己,事件发生后军队成为金正日最信任的机构。

安志勇写到,名为"现代集团,忍耐和宽容提议"的电文是美国驻韩国大使Stephens 2009年2月13日与现代集团会长玄貞恩会面后发给美国政府的密电。在与玄会长共同就餐期间,大使与会长的谈话涉及17个议题。玄会长2005年和2007年曾亲自与金正日会面。就"金正日与北朝鲜军队关系",玄会长说,"金正日相信龙川爆炸的目标是自己,因为这个事件,推迟了北朝鲜引进手机的进程"。"金正日最担心暗杀和暴动"。

《月刊朝鲜》杂志2004年7月曾引用美国情报机构人员的消息做过特别报道,"龙川爆炸有可能是朝鲜内部人员企图暗杀金正日的活动,爆炸物并非最初外界以为的硝酸铵,而是某种化工药品(推测可能是飞弹液体燃料)"。

当时的报道还引用了一位滞留平然韩国企业家的话,"北朝鲜当局要求4月23日在平壤的外国人交代与哪些北韩人士有过接触","感觉北朝鲜当局认为龙川爆炸是有组织的行动"。

英国《sunday telegraph》印刷版2004年6月13日报道,"龙川爆炸目标可能是金正日,爆炸装置有可能通过手机引爆","北朝鲜当局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禁止居民使用手机,没收了超过1万台手机"。北朝鲜直到2009年3月才再次允许居民使用手机。

《周刊朝鲜》杂志2011年10月报道,2004年4月龙川爆炸发生后,北朝鲜当局对平壤市民身份进行了再分类,结果90%的平壤市民2004年9月9日再次领到市民证。

北朝鲜改革放送 代表(脱北者)金胜哲(音译)写给《周刊朝鲜》杂志的来稿中写到,"9月9日是北朝鲜国庆纪念日","新市民证加入了电脑芯片,更容易辨别真伪"。"龙川爆炸后,金正日全面禁止手机通讯,进一步强化对平壤的封锁,重新给平壤市民发放市民证","也是为了区分之前出现的伪造市民证。"

由北朝鲜高层B策划,金景秀负责实施的金正日暗杀事件2003年4月23日被北朝鲜当局察觉,金景秀被逮捕。正好一年之后,2004年4月22日,龙川爆炸发生。

爆料者解释说,"龙川爆炸为外界所知,但是4·24事件在保卫部内部解决,相信肯定还有类似的事件"。

《月刊朝鲜》杂志无法证实爆料信息的真伪,但是爆料信息非常详实。有关金正日的警卫情况时常见诸报端,以下引自本刊2001年6月号刊登的一篇报道。

"金正日的护卫工作非常严密,即将出现的地点提前一个半月即被封锁,外人再无法进入。金正日乘坐的列车一旦开动,接下来全程路线便被完全封锁,北朝鲜的列车因此误点有时长达一个星期。这一切在北朝鲜也广为人知。为金正日一个人提供护卫工作的部队达到一个军团的规模,由相当于韩国首都防卫司令部的平壤防卫司令部管辖,而且所有士兵都是可靠的人。"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