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纽约时报》 中国异议者事件中的幕后外交角力

核心提示:陈光诚事件的幕后是一出充满难以预料的角力、威胁和反威胁、不时出现滑稽诡计的外交大戏,那些疯狂的日子和无眠的夜晚避免让政府陷入严重困境,平息了一场可能威胁两国关系的危机。

原文:Behind Twists of Diplomacy in the Case of a Chinese Dissident
发表时间:2012年5月9日
作者:STEVEN LEE MYERS、MARK LANDLER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Inline image 1

【华盛顿】上周,在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谈时,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没有对陈光诚案提过一字;她的助手安排将中国盲人异议者从美国大使馆转移到一家医院,不期之间,此事公诸于众。随后她终于在周五向中国高级外交官员戴秉国提出这一问题。
 
她表示,陈光诚最终应该去美国。

中国人非常生气。他们将希拉里的要求视为美国人背叛了在30个小时的会谈中所作出的保证。中国坚持要绝对保密,要求美方任何人都不得公开承认陈光诚在大使馆,即使国会议员也不例外,奥巴马政府对他们也严守秘密。希拉里干涉之后,崔天凯副外长发作了,向助理国务卿科特·M·坎贝尔挥舞手势:"我再也不想跟他谈了。"坎贝尔是一位重要的谈判参与者。

在一出充满难以预料的角力、威胁和反威胁、不时出现可笑诡计的外交大戏里,这个冲突是个紧要关头。拿坎贝尔先生来说,他得从所住的北京宾馆一个运垃圾的出口溜出去,以避免公众的注意。

同时,中国安全机关积极窃听和拦截大使馆官员的电话,一名特工一度公然拨号进入陈光诚夫妇与美国使团副团长王晓岷的手机通话。美国人担心中国会限制到医院探视陈光诚,甚至考虑派雇员伪装成护士混进去。

希拉里的干预最终导致第二种安排,让陈光诚去纽约大学学习,但不申请政治避难,中国人将避难视为一种羞辱。根据未披露的条款,陈光诚可望在数日内离开。多位讲述这个故事的官员说,这个结果反映出一种成熟的关系现在能够经受住严重的外交纠纷。这些官员仅在匿名前提下才愿意谈论此次外交谈判。

一位高级政府官员说:"在战略层次,我认为双方都从中获得了某种信心。"

据官员们说,双方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是达成协议的代价。尽管陈光诚周二说当局已经接受了他的出国申请,但仍有可能流产。然而那些疯狂的日子和无眠的夜晚仍然避免让政府陷入严重的窘迫中,平息了一场可能威胁两国关系的危机。

陈光诚案凸显美国人视之为中国领导层强硬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斗争在加剧。在谈判过程中,美国国务院法律顾问高洪柱一度目睹强势的中国国家安全部人员在走廊与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相关官员争论,指陈光诚应受到惩罚,而非得到美国的保护。
   
事件的中心人物是陈光诚先生,他费劲周折逃脱中国安全官员的黑手,到达美国大使馆;他经历了巨大的情绪波折——数次痛哭——有时甚至是当他与精明的律师讨价还价的时候,而他曾自学法律。

到达医院后,他使用美方提供的三部预先编程手机将他的个人要求公之于众。他说,他不想请求政治庇护,但是希望中国中央政府调查他所受到的虐待。

技术的运用——在推特上发推、戏剧性地拨电话给国会听证会——令中国人陷入窘境,但也让美国人抓狂。在与律师和妻子交谈过后,陈光诚突然改变主意,决定他不能留在中国。在那一刻,美国官员对此变化一无所知。

"我们花了好一会儿——我们已经精疲力竭了——才找着北。"这位高级官员说及陈光诚改变主意。令外交复杂化的事实在于,中国方面认为就一名中国公民进行谈判的概念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拒绝向美方作出任何有约束力的承诺,令美国政府在陈光诚离开大使馆后遭到了批评。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官方的协议,只有一系列简单的"谅解"。

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将之比作《上海公报》,1972年的这份协议开启了美中关系的大门,但却巧妙地模糊处理台湾的地位。

奥巴马总统最先被告知陈光诚已经在大使馆中,但即使被直接问及,他也拒绝对其命运发表评论。希拉里在与中国领导人会谈时也避免提及陈光诚事件。这些给了中方秘密解决问题的空间。

这名官员说:"即使我们已经花6个月的时间签署了一个文本,中国人也可能将其推翻。面子在亚洲社会比任何协议都重要。"

美方熟知陈光诚的困境。因为帮助山东省的村民控告地方当局强迫妇女坠胎和绝育,他在2006年入狱。2010年获释后,地方当局对他在家中实施法外的软禁。

即使如此,美方官员表示,他们对陈光诚为4月22日晚上逃出农村的家所作的准备工作一无所知。

一位人权活动家3天后打电话给大使馆,告之陈光诚藏在北京郊区,他的脚在逃跑时因摔倒而骨折,此时他们才知道此事。

在4月25日深夜国务院开会后,希拉里批准一项将他带入大使馆的方案,这一行动涉及让陈两次秘密换车。高级官员说:"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决定的重要程度,它是多么地难以预料,必定会产生很多影响。"

陈光诚在大使馆之时,美国政府在华盛顿举行了一系列会议以决定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由国务院主导此事,白宫通过定期的保密视频电话会议密切关注。4月27日,坎贝尔向中国驻美大使张业遂通报了陈光诚的下落,这位大使看上去极为震惊。

坎贝尔随后飞往北京,在那里他与中断了巴厘岛休假的骆家辉大使以及正好在中国参加一个会议的高洪柱会合,组成美国谈判小组。高洪柱正准备登上一艘长江的游船的时候,希拉里的办公室主任谢丽尔·D·Mills要求他找到一部安全的电话,而最近的一部被证明是在四个小时路程之外的美国驻成都领事馆。

大使馆的医生为陈光诚做了检查,已经复杂的形势变得更为严重。除了在逃跑时脚受伤之外,陈光诚还说腹部有剧烈的疼痛。他的粪便中有大量的血,医生怀疑他可能有直肠癌。这让他亟需去医院。

与中国的谈判开始于4月29日,开始并不顺利。高级官员说:"我们不得不忍受他对我们的不断抨击。"这里的"他"是指抱怨美国破坏了外交惯例的崔天凯。

中方谈判人员建议取消计划于4天后开始的、有希拉里和财政部长蒂莫西·F·盖特纳将参加的战略和经济对话。作为回应,美方暗示他们也准备走人,希望用建设性会谈的前景作为筹码。

高洪柱起草了一份接纳陈光诚的备忘录,建议让他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由纽约大学资助的一个项目下学习。中方予以反对,认为这个项目"太西方化"。美方很快就开始进行双向会谈,坎贝尔和中方谈判,骆家辉和高洪柱则与不断变化的陈光诚进行有效地协商。

官员们表示,陈光诚一直说他不想离开中国,但他对离开大使馆感到担忧。高洪柱一度问他,是不是想在大使馆呆上30年,重演其他的著名异议分子比如缅甸的昂山素季的经历。高还向陈光诚讲述了自己父亲的痛苦经历,他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1961年从韩国逃亡美国。

尽管一开始抗拒,但中方似乎愿意考虑陈光诚的选择权。一名官员说他们想在36个小时之内解决这一事件。他们不反对让他在中国其他7所大学学习的可能性,但对进行调查的想法极为愤怒。当美方列出包括陈光诚哥哥和侄子在内的13人名单,要求保护他们免受骚扰的时候,中方视为冒犯(此后部分人得到释放。)

一位中方官员怒斥:"整件事应该在36分钟内而不是36小时内得到解决,把他交出来就是了。"

但陈光诚想要一种姿态。中国当局安排陈光诚的妻子袁伟静和两个孩子乘火车到达北京。美国使团副团长王晓岷与他们会面,并把自己的手机交给袁伟静让她打电话,电话被中国特工监听。

陈光诚再次犹豫不决,中方表示他们要把他的家人送回去,批评者将其解释为一种威胁,认为美国官员传递的这一信息实质上迫使陈离开大使馆。骆家辉、坎贝尔和其他官员对此公开予以否认。即使如此,一名官员承认:"我们非常清楚地告诉他,我们的保证只能到这样的程度。"

希拉里在上周三抵达北京几个小时之后达成的协议很快破裂。陈光诚在车内给一名律师滕彪打了电话,滕告诉他离开大使馆是一个错误。据同车的人说,陈回答:"不,不,我想这样做。这是件好事。"

在医院里,情况很快变得混乱。与招致批评的报道相反的是,中方并没有反对一名美国外交官员留下过夜。当时的情景和大多数故事一样,与地缘政治无关,更多地涉及人际关系。事实上,这名外交官员之所以离开,是因为他认为陈光诚想和妻子单独呆着。

周四是一团混乱,说协议破裂的报道招致共和党人批评美国政府。在医院,陈光诚接受漫长的检查,使美国官员无法直接与他联系。医生发现他没有得癌症,而是患有结肠炎。

在与外交政策官员戴秉国会谈时,希拉里没有明确提出任何要求。但是,她明确表示会在媒体面前谈及陈光诚。这一微妙招数奏效了:几个小时后,中方发布声明,说陈光诚可以像任何公民一样出国留学,美国国务院也宣布会加快批准任何签证申请。

正如一位官员所言:"因为某个人而令[中美]关系破裂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1 comments:

Lei Shen 说...

One red princeling Hu Shiying posted a photo of a private gathering of China's red princelings, in which a infamous red guard Song Yaowu appeared.

The party was hosted by Xi Jinping, then CCP Party B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thers appeared in this photo includes Bo Xicheng (son of Bo Yibo and brother of Bo Xilai), Liu Yuan (son of Liu Shaoqi), Wang Qishan (son in law of Yao Yilin), Yang Li (daughter of Yang Shangkun), Chen Yuan (son of Chen Yun) among others. Song Yaowu is the women 4th from left in the front. Xi Jinping is 3rd from right in the second row.

Song, together with another Red Guard Deng Rong (daughter of Deng Xiaoping), killed their teacher Bian Zhongyun, the first teacher to be killed by students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cident opened an era when red guards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mobilized to take over schools by violence. Many more teachers would be tortured and kill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e of those from whom Hu Jie got evidence was another teacher at the school, Lin Mang.In the film Lin states that the Red Guards beat Bian Zhongyun in a toilet room. He described one of the perpetrators as a tall, thin girl. Lin also stated in the film that Red Guards forced him to carry Bian's body after her murder.

Based upon subsequent additional credible evidence received,the tall, thin girl who Lin saw beating Bian was Liu Tingting, daughter of Liu Shaoqi, the president of China.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