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The education gap is tangible in rural China
作者:Tom
发表:2011年8月2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MZ老道"翻译并校对
中国大学里的学生中,来自城里的学生人数差不多是来自农村的6.3倍,尽管我没有看到相关的统计数字,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城里能够接受到更好的中小学教育。
在一家中国慈善组织的安排下,我在中国的第一年是在广西的乡下度过的。在当时我们支教的那些急需帮助的十几所学校中,我工作的学校被认为是最穷的;学校位于一个小县城,下了高速公路以后还要一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我的一些学生来自农民家庭,每年的收入不到1000元人民币,多数人都仅有不到四套衣服。
我的学生都来自周边的乡村,还有一些更偏远一些。实际上,对我班上所有的300个学生来说,我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活生生的外国人。班上为数不多的一些来自于南宁和柳州的学生(当地的大城市)明显要更高也更壮一些,他们的英语也相对更好一些。
在乡下,老师讲授英语一般都是学生听老师朗读英语,然后老师再用中文讲解语法(更多的还是白话,一种当地方言,因为很多老师都通不过普通话测试)。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6年多的英语学习,几乎没有学生能用英语对话,大多数都是类似于"Hello, my 呃 name 呃 is 呃......"这种水平。
一些学生的理想就是在外企作销售人员或者翻译人员,因为在中国那时这两个工作岗位都高人一等。还有一些人则把目光放在了临近的广东省,在那里他们大多数都只能在餐馆里或者街头小店找到工作。大多数学生也知道他们终生不过是个英语老师,很少有人觉得这分工作值得珍惜。
这和他们的父母的坚持有关,他们的父母认为教书是个稳定的工作,而且离家也近(很多父母都很看重这一点,因为这些父母们并没有可以支持退休生活的方法,[他们得靠孩子养老。])。有这种打算的学生考试成绩通常都是最差的,他们也都很压抑。
我倾向于认为我在那儿教了一年的书会对他们和他们将来的学生有所助益。然而接下来的日子让我明白,这不光是老师的问题,更是整个体制的问题。
在我离开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科3年制,本科4年制)之后三年,该校被升级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这个升级并没有给学校带来任何改进,从基础设施,到教学水平,到学校的管理。(更多消息可以看这篇《中国的教学评估形同虚设》)。事实上,整个外语系还是只有一个拥有硕士学位的教授,就是这个系的系主任。
我工作的第二个学校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为数不多的几个多媒体教室里老鼠乱窜,还有投影仪,每次我用的时候总是出故障(据其他老师说他们也碰到同样的情况)。而正是这样的教育机构要负起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担。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将一起看看为什么教育水平差距急剧拉大,什么样的体制问题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我们还将探讨为了让教育体制回归正途的那些实验项目带来的希望。
相关阅读: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