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China buys up the world
来源:经济学人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11日
译者:Arant
校对:@xiaomi2020
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的所有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是无关紧要的。而在实践中,这却常常引起争议。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收购潮到2000年沃达丰收购德国的曼内斯曼再到最近的私营企业的滑稽姿态,跨国收购往往会引起国籍担忧。
这种担忧在未来数年可能会加剧——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在收购兴头上。这些来自中国购买者——大多数时候是不透明的,往往由共产党控制运营,有时仅出于政治考量而非为了盈利——构成了今年跨境交易额的十分之一。他们无所不买,从美国的天然气到巴西电力网络,再到瑞典汽车公司,沃尔沃。
可以理解的,反对这种趋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些人认为,那种认为应该让共产主义资本家购买他们的公司将经济自由主义推到了荒谬的程度。但是,这正是他们应该做的,中资的泛滥本应造福于其接受对象,同时也造福全世界。
为什么中国与众不同
不久前,相对于完全私有化的公司,政府控制的公司被视为混血儿。但是,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之下——新兴的市场环境下的巨额储蓄、石油美元、对自由市场模式丧失信心——导致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回潮。大约全球股市中有五分之一由这些公司支撑着,这一数字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
发达国家以前曾容忍过重商主义经济体的崛起:想想韩国的国家主导的发展,新加坡的国有控股企业,他们都积极收购国外公司。然而,中国却有所不同。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将来有可能超过美国。中国的大型企业,尽管目前为止始终关注的是国内,但已经开始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在国外布局。
中国企业拥有的国际业务仅占全球投资的6%。历史上的份额最高的比这大得多。英国和美国分别在1914年和1967年达到约50%的最高点。中国自然而然的增长可能因为其庞大的储蓄而获得了特别动力。今天,它主要是投资于富裕国家的政府债券;明天则可能用来收购公司和防止自己免受富国货币贬值和可能的违约带来的冲击。
中国企业想要全球化的理由很常见:获取原料,获取技术知识和进入外国市场。但是,这些企业却在一个被众多国家视为战略上的竞争对手而非盟友的国家的领导下。正如我们在一篇简介中所说(见这里[原] ),中央经常直接任命企业高管,通过央行政策直接干预企业行为和金融。那些自然资源公司一旦被收购,就变成了被中华帝国俘虏的供应商。有些人认为中国公司比这更邪恶:例如,美国认为,中国电信设备厂商威胁了其国家安全。
在全球化中,私营公司为了创造利益做了很多。他们跨越国界、在全球合理分配资源、激烈竞争以赢得客户。一个不透明的政府可能会逐渐主导全球资本主义,这一想法让人兴趣索然。政府官员取代市场来分配资源;政治可能取代对利润的追逐,并推动决策,这些问题正日益突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曾经为收购大开绿灯,现在则在为中国国企的收购,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的领域的收购,制造障碍。而在其他国家,中国国企也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
这可能犯了错误:中国距离构成这种威胁还很远,它的大多数公司都只是刚刚开始在国外立足。即使在收购交易最活跃的自然资源部分,中国国企也尚未控制足以垄断大多数商品市场的资源。
不仅如此,中国的体系也并非如外国人常常以为的那样铁板一块。国有企业在国内同样面临竞争,而他们的决策过程通常并非独裁的而是两厢情愿的。在国外时,他们的动机可能也不单纯,一些领域——例如国防和战略基础设施——太过敏感,它们无法进入。但这些领域相对较少。
如果中国国有企业以政治因素来运营而不是为了盈利,这又如何呢?只要有其他公司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无伤大雅。举例来说,可以放心地让中国企业收购能源公司,反正在竞争市场中,消费者也可以转向其他的供应商。如果中国国企在世界各地投入补贴资金,这也不错。美国和欧洲可以利用这笔钱。廉价的中国资本可能侵蚀竞争对手的危险可以通过加强竞争法律规范来处理,而不是将他们拒之门外。
并非所有的中国公司都是国家指导的。一些公司是几乎完全独立的,主要还是想追逐利润。通常,这些公司在国外注册运营——例如沃尔沃的新东家,吉利。沃尔沃现在应该可以在中国销售更多的汽车,如果没有这次收购的话,它的未来将黯然失色。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安装适合你的浏览器的红杏插件一键翻墙
- 翻墙看《译者》https://yyii.org
- 发送邮件到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订阅《译者》
- 使用Google Reader猛击 这里订阅《译者》;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