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5月14日星期一

【近日关注】推文汇总 2012-05-12

译者推文汇总,凡是外文的均欢迎大家翻译并投稿。投稿地址是:iyizhe#gmail.com

【热点·云南爆炸】

据《春城晚报》的记者 @边疆地雷 的微博:被官方认定为巧家县5·10爆炸案的主要嫌犯的赵登用是一名送水工,事发当天只是去那儿送水。图为他帖出的有"赵登用"签名的送水条。 http://pic.twitter.com/wpJUXIbT

微博同问,@边疆地雷的回答: 我只是说,他曾经在水站工作过,并不代表当天他就去送水。老板雷某说,事发当天早上他们一个姓陈的工人,确实也给那里送过水。只是出来后,20分钟左右就爆炸了,幸免于难!希望大家不要误解!RT @CMore6 为什么是2月5号啊?

【热点·日媒访薄】

谢谢佐证,及提供更多视角。RT @Lwd11101 自称四月底见过B地日本国会新闻社长宇田川敬介,与B确实有长期交情,见过B是有可能的。日本一大通讯社认为有可能,另一个大报认为他是右翼人物,爱出风头,话不可信。他们还在与他本人联系。即使为真,恐怕不足以证明B能逃过悲剧后果。

@heqinglian众推友,昨天我用英文向宇田川先生发问,主要想核实他是如何受邀赴此饭局?以便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从产经的朋友处得到的回答是:赴饭局是真,他们听说宇田川是中国国安部指名传唤去出席饭局的。我已经大致能够分析出此事意涵,星期一文章会上博客。谢各位

谢谢调查。我感觉这是薄争取的一次向外放话的机会。以后还会通过外媒听到他的声音。"@HeQinglian: 日媒作为第一推力、有中资背景的台媒中时以转载形式做第二推力,完成了日本记者宇田川敬介对前薄督的第一轮亮相。"

【热点·陈光诚】

港媒《亚洲周刊》最新一期《中美惊险博弈解开陈光诚案决策过程》:胡锦涛亲自拍板,绝对不能让陈光诚案影响中美战略大局,最终确定可以让陈出国的方案。文中还说胡和希拉里见面时,已经确认陈可出国。全:http://bit.ly/JqgVmj

CFR为亚洲单独开辟RSS :http://on.cfr.org/Jq5Mly 易明(@LizEconomy)《陈光诚向家狂奔——美国,也许还有中国》:陈虽然冒了巨大的风险进入美领馆,但他一直说想留在中国,并请求中央惩治地方当局的恶行,留下了余地。原:http://on.cfr.org/Jq6Jdy

林培瑞(@perrylink):美对中国观点已过时 林培瑞:美专家将中国等同于政府,忽视广大民意,与国情脱节。美政府谈判时唯恐开罪中方,不敢提醒对方有政权嬗变可能,但中国高层将家人财产转移国外,显然切切在心。网民大多认为美方应加大对陈光诚支持 华盛顿邮报社论原文:http://wapo.st/J3ULnj

【智库观察】

最新一期的《中国简报》,包括林和立写陈光诚事件:《中国政法改革前景黯淡》;以及《地方债日渐危险》;还有《薄熙来事件是否能促进体制改革》;欢迎志愿者翻译投稿;原:http://bit.ly/K4QyEi

李成在《胡佛研究院 中国领导观察》中发布系列文章,介绍可能入常的20-30名候选人的职业简历、家庭/庇护人背景和政策倾向,第一篇包括:习、李、王岐山、李源潮和张德江 英文PDF:http://bit.ly/Jq7ZNY

【生活百态】

《纽约客》的欧逸文 (@eosnos)以他独特的文笔写中国人的婚恋转变。切入点是"世纪佳缘",他采访了龚海燕,参加了交友会,描述了网站的成长,不过最有趣的还是看他写骗子怎么在交友网上约炮,回顾当初包办婚姻,沧海桑田。Pay2read(原文):http://nyr.kr/JqDxTW

CNN的驻京记者 @jflorcruzCNN 采访了崔健——他被称为是中国的鲍勃·迪伦。他的乐迷来现场看他有一些怀旧,他自己也愿意在制作3D电影的时候删掉一些,不过他依然摇滚。原:http://bit.ly/JqBsY2

《中国日报》(英)在采访富士康老板郭台铭的时候,后者明确表示正在准备生产苹果的iTV,传言说高清的iTV是铝制外壳,会集成Siri和Facetime。原:http://bit.ly/JqvV3A 附图是传说中的iTV: http://pic.twitter.com/uydJF1EO

【书评】

布鲁金斯:将近1个半小时的音频,2009-2011年作为奥巴马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资深主任的Jeffrey Bader 谈《奥巴马和中国的崛起》原:http://bit.ly/JquwKl

【其他新闻】

《中国经营报》透露:国家有意将铁路建设和经营分开,即铺设铁路仍由铁道部来负责,而铁路运营、车站建设以及机车部分则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以提升现有铁路系统的运营效率。


纪念512 音频 @gaoming: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们 http://boo.fm/b797872 入选《译者音频》的"中国声音"

《北京晚报》:全国首例状告问题胶囊药厂案遇维权难题。4月27日,北京一名消费者起诉涉及问题胶囊的四川蜀中药业,接到诉状的北京一家法院称因条件不成熟,暂不立案。法官称,国家现在对此事怎么处理、怎么认定还没有态度,法院直接立案不合适。

【译者动态】

我们在尝试全部依靠手机平台来推送新闻。包括:重大消息的即时推送、每日手机报、以及译者书刊的手机阅读,全部支持穿墙浏览。bookmark这个地址跟踪我们的《每日译者报》,支持邮件订阅: http://bit.ly/J0KVqF 测试期间发送可能不稳定。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