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1年8月12日星期五

《中国简报》温州的动车事故警示了中国野心勃勃的核电计划

核心提示:无论是从技术的引进、本地消化、还是从人员培训等方面,中国核能源发展和部署的战略非常类似于高铁项目。因此本次动车事故也应该为中国的核决策者敲响警钟。中国的“核跃进”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削弱中国过去的经济成果,更将在未来数十年中为其脆弱的政治体制埋下混乱的种子。

原文:Wenzhou Crash Shows the Dangers of China's Nuclear Power Ambitions
作者:涂建军 David Livingston
发表:2011年7月29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
【图:中国计划建设的核电站 来源:《南方都市报》图片为编辑所加】

7月23日发生于中国临海省份浙江温州附近的高速铁路车祸造成了至少39人死亡(注:官方发布的死亡人数后来达到了40人),并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大量的惊讶、恐惧及怒火。初步调查显示一辆从杭州开往福州的动车因为雷击而停在了铁轨上。接着,另一辆从北京开往福州的动车撞上了静止的前车,造成了六辆车厢出轨,其中四辆完全吊下了高架桥。(纽约时报,7/24; 21世纪经济报道,7/27)这场灾难已有至少210人受伤,是迄今为止中国野心勃勃的铁路项目遇到的一次最引人注目的打击。此时,北京已经迅速地开始管制和这次灾难相关的信息传播(虽然不大成功),并发布了该高铁技术来源于国外的消息,但中国的民众及更广泛的国际媒体不太可能满足于这种敷衍(财经,7/24)。这次事故如同“灾难来临前的先兆”(译注①),揭示了中国正面临着更大的结构性挑战。中国政府想运用外国科技而且大规模地部署于中国市场的雄心已远远超过了其可以安全和可持续地计划、运行并为这一复杂任务提供人力配备的能力。这就是此次高铁事件的真相,这也威胁到了中国的核能项目将作为支柱的前景。这场发生在温州铁道上的悲剧应给了北京提供了教训,北京应从中明智地重点注意的,不仅仅是铁道运营的管理,还有它的2020年核能项目目标这一更重大的问题。

中国铁道部的衰落

这场发生在7月23日的意外并不是唯一一件使中国铁道项目蒙羞的事件。今年二月,前任铁道部长刘志军因“严重”违纪而被撤离职位,此次反腐侦察涉及到的与铁路项目有关的贿赂被曝光有1.52亿美元之巨(联合早报 2/14)。同时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苏顺虎也因受贿而被调查(彭博社 7/25;京华时报,7/27)张曙光,另一位铁道部官员早已因类似的原因而被调离职位(京华时报 3/2)。新上任的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宣布称动车的最高时速将从350千里/小时降到300千里/小时,这一降速主要是出于回应显而易见的因地方贪污腐败而忽视铁道建设安全的担忧。(财讯,4/13;金融时报,4/14)

这次温州的追尾事件不是因为车厢缺陷,也不是因为粗劣的轨道或其他基础设施的缺陷。据新上任的上海铁道局局长安路山说,是因为信号灯系统设计失误加上铁道部工作人员经验不足且训练不充分。(新华社,7/28)这次事故调查的初步报告也自然让公众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中国在管理和运营铁道的不成熟的方面。这场事故在更大程度上表明了铁道部门欠缺相应的管理能力。可惜的是,中国随后的反应仅仅只是在事故第二天解雇了三位铁道部官员,这则表明了铁道部对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缺乏责任心。(人民日报,7/24)人民网最近的一则社论《发展离不开安全》指出,尽管铁道部事前已经知道动车系统在遭受电击下会出现意外,但却对于遭电击而瘫痪的列车没有准备应急计划。真正的问题明显远远比撤掉的三名官员要大得多,但政府却仅用这样象征性的姿态来回避对高铁以及其他巨型工程的严肃全面的反思。

迄今为止,中国在建设铁道项目上采用的模式是通过竞争性的投标程序来获得外国科技。中国独一无二的巨大市场使得铁道部,再加上与中国北车集团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国营公司合作,用有吸引力的价格来引进先进的铁道系统和设备。四家外国公司——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及日本川崎重工自2004年以来就大量地涉足中国的高铁体系建设。为了迅速地建起更强大的国内工业体系并保证铁道发展不仅仅是惠及外国公司,政府已着手以极快的速度,专注于努力消化这些科技,同时加上一些边边角角的改善和提升,然后运用于本国市场。(新华社3/4/2010)例如,所有中标者都必须完全通过本地的合资企业装配组件或者与中国制造商合作。

无论中国使用此战略与外国公司签订合约并获得技术是否合乎道义或法律,始终存在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问题:中国到底能以多快的速度吸收多少这些最新的高速科技,又能否通过适当的训练,让工人来安全操作这一系统?在2008年8月,北京至天津的城际高速铁路试运之前,一位德国专家曾要求第一位驾驶350km/h的司机接受两到三个月的密集训练。尽管如此,为了在现场试验前多节省些时间,这些司机的训练时间被减少至短短10天。(人民日报,11/14/2010)就这样,政府的期望已经超过了它的能力,而现在后果才刚刚开始显露。先进科技依然需要训练,有时一个小小的人为失误加上硬件故障就能使最安全的系统失效。

对中国核能大跃进的启示

员工、培训和安全措施是中国的核项目中最紧要的。在3月11日福岛核事件之前,中国已安装的核电能力只有10.8千兆瓦(GW)。因为野心勃勃的工业集团和附和他们的政治家的作用,核能源安装运行的政府计划目标已从2007年的40GW增至70GW、86GW甚至超过了100GW,北京正稳步地增加其2020年的核能源目标。总之,中国正在展开的核能大跃进看起来是不可避免了。幸运的是福山的严重意外改变了安全标准,让北京在批准新的核发电厂时多了些犹豫。中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的核扩张项目,公众却对核泄露污染的恐惧却在日益增加,北京的这一举措表现出一种转向谨慎的先兆。但因中国的政治体系缺少监督和平衡,这场争论正逐渐地演变成对核能源优势的宣扬,正如科研部充满雄心的计划所示,计划将在2015年利用西屋公司的AP1000并把核发电能力从1.0GW增至1.4GW。通过比较,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组织中的核发展项目也不大可能在类似的时间走完合理的流程。

中国核能源发展和部署的战略非常类似于高铁项目。科技的引进开发从里到外都相似,通过典型的以科技置换市场的方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有商业价值的运行规模的反应堆,诸如最新的第二代核能系统、第三代核能系统就是国外设计的。M310(法国),CANDU(加拿大),AES-91(俄罗斯),AP1000(美国)EPR(法国)都是中国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引进技术的例子。但是从设计标准、运行安全以及保养简单性等方面来看,在任何国家部署新一代核能源时,存在太多的不同种类的核反应堆都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中国的动车配备了号称国家最高水平的自动化中国列车控制系统以及其他繁杂的防撞装置,理论上,温州的车祸完全不应发生(新华社,7/26)。这一事故再一次地发出警示:即使再多的科技创新也无法去除人为错误,特别是与核能发电厂的设计、建设、运行、保养、停运以及灾难应变相关的人为措施更是如此。作为对福山核事件的回应,中国预期将从早期那种在各地复制更多的反应堆设计转为以更多资源来设计更先进的核反应堆,其中包括了一种更先进的"被动"反应的安全机制,它在特殊的紧急事件中可以安全地关闭发电厂而不要求操作员的行动或者电子反馈指示。(科技日报 3/23)这是符合逻辑的进展,但中国的决策者不应对于新式的、从未尝试过的安全技术太过自信。不管在理论上新一代的核科技有多么可靠,它们还没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经过足够的检测。所有新一代的核技术仍然在设计经验、建设安全及运行可靠方面有巨大的风险。

由于铁道部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表现而蔓延的怒火也给了中国决策者另一个警醒。过去,发生在中国的大型灾难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带过或者通过给新闻报道设置限制而完全掩盖。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充满竞争力的新浪微博用户以及其他社交媒体迅速地把事情真相传播给公众,例如还未对遇难者进行仔细搜索就草率下令清理现场,匆忙地埋葬列车残骸以及在正在进行的安全调查取得结果前就修理好了发生意外的铁道线路。对铁道部、政府作为整体,以及统治着中国的共产党,全国的网民激起了熊熊怒火。虽然中国超过30年的GDP持续增长已经让其成为一个无可比拟的经济龙头,但北京在改革和稳定政治体制上一直没能成功。同时在这30年中,全球四大使用核经济的其中三个国家(美国,前苏联,日本)都发生过了重大的核事件,并且深远地影响了他们的核工业发展和政治版图。如果北京执意进行巨大的核能源扩张项目,但又没能从铁道发展的安全失误吸取任何合理的教训,那么在正在发展中的无数核反应堆中发生的任何一起意外都能对中国本已脆弱的政治体系形成难以解决的冲击波。

考虑到经济增长带来能源需求的增加,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逐渐脆弱的能源安全性以及越来越大的气候变化的政治压力 ,中国政府将难以同时应付以上所有的问题。如果中国不能增加其国内的核发电能力,那么要解决它的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源消耗以及实现在未来多年的环境目标就更为困难。但中国核决策者需要的吸取铁道安全失误的警示,若继续进行这样过于激进的核发展,那些曾在世界领先核能源经济国家发生的灾难如果重演,不但会削弱中国过去的经济成果,更将在未来数十年中为其脆弱的政治体制埋下混乱的种子。

译注:①原文是"煤矿上的金丝雀",这是一句英语谚语,因为瓦斯泄露前金丝雀可以敏感地闻到气味而飞走,所以这个谚语特指事故发生前的预警。

原注略

相关阅读:

【编辑对话】动车事故评论集锦

1 comments:

colder 说...

页面里的 Yahoo 播放器真蛋疼, 快捷键是 Shift+空格?
在 Mac 下面, 空格是下翻页, SHIFT+空格是上翻页.
你说蛋疼不蛋疼.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