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Will China Ride Out the Storm?
作者:Pieter Bottelier
发表:2011年9月15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在将美国金融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雷曼兄弟倒闭案过去三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再一次高速增长。然而许多观察家担心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次不可避免的急转直下。尽管有许多因素都令人担忧,但"硬着陆"则不太可能。
中国的经济状况比几年前更加健康。八月份的综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期将回落至50以下,七月份出现轻微增长,从50.7增至50.9。与此同时,私人投资比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更加迅速。
2011年的经济增长比2011-2016五年计划官方制定的7%的目标还高得多,放缓速度是计划好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即使经济降速太快,需要实施另一轮经济刺激计划,这么做的财政操作空间依然存在。最后,政府正强烈地意识到要从新平衡中国增长模式的需求,正准备解决阻碍进展的主要问题。
快速回顾

作为对雷曼破产造成危机进行应对的措施,北京宣布了一项巨大的刺激计划,包过括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宽泛的消费补贴、扩大社会福利计划和一项新的极具雄心的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工程。尽管刺激计划有明显的缺陷,如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浪费,是使房地产泡沫加大――但总体而言是非常成功的。
雇佣和增长迅速回暖。到2009年中期,劳动力短缺开始出现,实际收入增长甚至比危机前还快。2010年经济强劲增长10.4%,2011年上半年是9.6%。对2011全年,2012年的预测一致认为将分别达到9.3%和8.8%的增长率。

展望:什么会出错?

以下三种情况看起来都可能发生:政府消费继续迅速增加,实际收入继续比GDP增长快,消费品信贷持续改善,最近的一段时期,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2009年大约48%)就可能从最低点走出。现在要看的是投资增长的比率已经被拉低到什么程度,如果投资的质量合理的话,经济硬着陆在未来几年是可以避免的。
然而,中国的领导人不能自满,必须预防几类危机。
首先,相对较高的消费品物价膨胀,八月份为6.2%,比七月份6.5%略有下降,依然是政府的头号麻烦。近年来由于食品价格的增加造成通胀大幅增长,关键的食品项目,如猪肉价格上月开始放缓增速,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在七月份达到最高值。因为系统内仍有过剩的流动性,通胀仍会在比正常情况高的状况下持续一段时间。但总体在降低,逐步的货币紧缩政策,食品进口的增加(特别是玉米),政府投放猪肉储备,与从美国进口猪肉相结合,通胀值将会回归到中间水平。

尽管中国的债务问题已经有了很多文章,它看起来仍然在控制范围之内。更多焦点在于地方政府的债务,更确切地讲,是由地方政府所拥有的投资公司对已批准的刺激项目中其因筹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借债所引发的债务。官方估计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在2010年底达到10.7兆人民币(大约1.7兆美元,几乎是当前GDP的27%)。但一些国际观察家认为实际金额已经达到了在14兆人民币。
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让债务违约,尽管中央政府将肯定会介入,防止国家银行披露这些债务。登记过的中国的公共部门的债务的总额(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一起)在GDP的60%以下,比美国和任何西方大的经济体都低很多。此外,如此高的经济增长率和政府财政收入,以及中国过量的外汇储备表明中国综合的财政状况事实上非常牢靠。
然而私人债务更值得关心。如果房价和地价明显下降,销量放缓,中国一些大型私有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会陷入严重的债务问题。如果经济下滑比预期(和规划)的更严重,更多的私人债务危机将会显现。因为比起公共部门的企业,政府更少倾向于向私人借贷者提供救助-即使他们欠的是国有银行的钱。给私营部门过重贷款的银行的信誉将成问题,特别是建筑贷款。
此外,西方的二次衰退对中国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尽管中国经济上相对独立,贸易联系依然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中国对防止美国的二次衰退无能为力,它可以利用它巨大的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去加强欧洲主要银行的资本基础。这将帮助欧洲解决巨大难题。对所有的相关方都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中国的决策者可能由于过分自信而犯错。从邓小平开始,经济政策总体而言都是经过了仔细的权衡和大量的建立共识的努力之后才做出的。然而仍然有可能,这个国家在快速重拾增长势头方面令人惊异的成功,和2009年近乎全民就业的能力,与美国和欧洲在经济上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可能导致骄傲自大和粗心大意。
无可否认,这些问题使中国的保持高速增长和经济再平衡计划深受其累。然而,迄今为止,高层领导人已展示出对这些问题的清晰认识,有助于中国准确定位,并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简介:Pieter Bottelier,原世界银行在北京的驻中国代表,卡内基国际经济项目的非常驻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学院先进国际研究学院(SAIS)中国研究项目的客座教授。
注释略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