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华尔街日报》图解重庆经济

核心提示:系列图表展示"重庆模式"的经济含义。
原文:The Chongqing Economy: An Illustrated Primer
作者: Tom Orlik
发表:2012年5月1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倒台的前中共高官薄熙来被清洗,将他自2007至今年3月开始主政的西南大城市重庆的经济置于显微镜下被仔细审视。

2011年GDP跃升至超过1万亿人民币(约合158.5亿美元),意味着重庆的经济数值,略高于全国总量的2%。但庞大的人口(最近的一次统计超过两千九百万),以及作为通往中国西部的战略地位,赋予它相当大的重要性。

因此重庆是如何开展经济工作,以及人们所谓的"重庆模式"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儿是图表说明:

Inline image 1

在薄熙来主政的这五年时间里,与全国10.5%相比,重庆的GDP以平均15.8%的速度增长,即使这一数据可能有水分,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与全国的47%相比,工业起着重要作用,占输出的55%,服务业已经被挤占,与全国的43%相比,重庆只占36%。

Inline image 2

经济也向投资倾斜。从2002年到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012年,占总体铲除的百分比,从薄熙来来之前一年的62%增长到84%,远远高于全国66%的数值。

分析家们担心,工业和投资在经济中极端倾斜,意味着环境成本高,资本配置不当的浪费——快速增长难以为继。

改善基础设施,低工资,和政府支持的态度吸引了各大厂商,如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福特汽车和领先的化工公司巴斯夫。

2011年,出口与去年相比增加160%,而全国数值是20%。2010年,约34,700元的平均工资与2005年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广州接近 —— 很有成本意识的出口商认为重庆的吸引力增加。

Inline image 3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农村流动人口获得城市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金,加快城市化步伐。据重庆市政府统计,全市2900万居民中有1610万现在是城市居民。

即将出版的关于"中国十亿城市人"的新书作者汤姆·米勒(Tom Miller)说,重庆城市化的努力在全国正进行的户口制度改革中最具雄心。

重庆也走在国家努力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前列。计划于2012年建成135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目标是总共建成4000万平方米的廉租房。 

Inline image 5

公共服务支出增长迅速。薄熙来接管的前一年,教育的投资占GDP的2.3%。在2011年,达到3.2%。

迄今,工业和投资带动重庆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住房政策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逐步推进,将提高家庭收入,同时带动更高的消费。 

Inline image 6

高水平的投资和增长的背后是不断上升的债务。银行贷款激增。尚未偿还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从2006年的112%,上升到2011年的131%。

政府拥有像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和重庆市水力投资等投资平台,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其高额负债为建设全市基础设施融资。

资产负债表的另一边是持续快速增长,意味着偿付能力不太可能是问题,但薄熙来下台之后,当局正在清理投资项目。

四月,由于投资者担心当地主要的贷款人破产,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的股票在两天内暴跌14%。

对重庆炒楼人的打击让房地产销售有所减缓,价格已经开始被下跌,与上一年三月相比同比下降3%左右,这与全国趋势一致。

瑞士信贷银行房地产分析师杜劲松表示 ,他最近与重庆的开发商见面讨论,认为房地产销量可能在三月下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后下降。

Inline image 7

房地产销售放缓和更低的价格影响了土地价格,与上一年3月相比,同比下降48%,这对于使用土地作为担保的城市投资者可能是坏消息。

快速增长和进步的社会政策使薄熙来在重庆当地受人欢迎。他离开后还能保持多久则有待观察。

相关阅读:

点击这里阅读"译者"的"中国经济"时事专栏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