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2012中国年鉴:红色崛起,红色之蚀》 西藏与新疆的焦虑

核心提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近期发布深度研究报告《2012中国年鉴:红色崛起,红色之蚀》 (Yearbook 2012: Red Rising, Red Eclipse),时间跨度为2009-2012年中。本文为其中的一个章节,概述了近年来西藏和新疆发生的骚乱事件。

原文:Anxieties in Tibet and Xinjiang
发表:2012年8月
来源: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华全球研究中心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Inline image 2

西藏的抗议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遥远西部的西藏和新疆都是官方所称的"自治区"。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分别为藏族和维吾尔族,他们本该享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利。但官方的行政管理和对当地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并没有能缓解紧张局面,而汉族大规模迁入所造成的经济边缘化恐惧有增无减,对教育和宗教政策正在扼杀藏族和回族文化的忧虑也与日俱增。

 2008年3月10日,拉萨一群僧侣组织了一次街头抗议,纪念1959年西藏起义49周年,那次起义导致达赖喇嘛从西藏逃至印度。这些一开始和平的抗议很快被镇压,3月14日又爆发了新一轮抗议,此次抗议中也有平民卷入,很快变成了暴动。《经济学人》的记者詹姆士·迈尔斯对此描述如下:"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以居住在拉萨的汉族人为目标的暴行,同时也针对穆斯林回族人。"随后的打砸抢烧成为了国际新闻,暴动很快蔓延到中国其他藏人生活之处。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拉萨有18个平民、1名警察以及一些抗议者死亡。而西藏流亡政府则称暴动中共有80人失去生命。

虽然中国政府称暴动是"达赖集团"所煽动,是其旨在将奥运之年的国际注意力聚焦到西藏问题上之战略的一部分,而其他观察者则注意到藏人对宗教控制的持续不满情绪,一些人认为此次暴动要归因于经济的持续边缘化。在海外,反对中国统治西藏的活动家在中国使馆组织游行示威,在2008年8月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始之前的火炬传递中,他们也在法国、美国和其他进行奥运火炬传递的国家示威。

 一次特别的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异常愤怒,就是从一个坐着轮椅参与火炬传递的中国女孩手中抢夺火炬。一群在北京的年轻人创办了一个"反CNN"网站来追踪和批评西方媒体对中国火炬以及其他问题的报道。这个网站以及中国官方对抗议活动的报道激怒了中国网民,他们谴责西方媒体明显带成见的报道,包括故意错误使用一张尼泊尔士兵殴打暴动者的照片进行误导。中国一些"爱国青年"自制了宣传视频在网上宣称:"西藏过去、现在、将来永久是中国的一部分。"

 2008年3月底,中国安全力量在拉萨强制实行军事管制,在拉萨藏族地区的每个十字路口驻扎着24小时全副武装的准军事部队(这是1990年以来的首次,局面持续到写作此文时)。在暴动之后的几年,加强了对寺庙的严格控制(大寺庙的外来僧侣全部清空;几百人被拘留数月;恢复了劳教;对寺庙和来自偏远地区的藏人加强控制的新规定。)政府着重于宣传北京的统治带给西藏的投资和经济利益。但紧张局面仍然持续。

 2009年2月27日,阿坝州(四川省藏人聚居区)的一名僧人高喊着西藏独立的口号自焚。他是一系列自焚事件的始发者。据西藏流亡组织报道,从2009年3月中旬至2012年6月,共有37人在青藏高原的各个村庄或城镇自焚身亡,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和四川,其中大多数为20出头的僧侣或还俗僧侣和僧尼。

 2012年2月,达赖喇嘛指责致命抗议应归因于中国实施的"文化灭绝"政策。北京政府指控达赖喇嘛和他的"集团"煽动自焚,将之称为"自杀式恐怖主义"和试图"使西藏问题国际化"。2012年2月,中国总理温家宝宣布自焚者都是"无辜的",传递出软化语调的信号,但流亡者及其领导仍被指控为唆使人。

 2012年5月,中国政府用官方标准措辞谴责了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奥地利总理法伊曼分别会见达赖喇嘛的行为:会见"干涉了中国内政","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2012年6月上旬,下达了禁止任何外国人进入西藏自治区旅游的命令。

 新疆的紧张局面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首府)爆发了一场持续数日的少数民族暴动,将近200人死亡,上千人受伤,其中绝大多数为汉族。引发暴动的起因是两名维吾尔族民工6月26日在广东韶关一个玩具工厂因与汉族工人发生纠纷而死亡。乌鲁木齐的汉族居民拿着棍棒和刀上街抵抗维吾尔族暴民。安全部队几日后平息了这场暴乱。几百名维吾尔人被逮捕,新疆的网络和长途电话通讯为此被关闭了半年多。

 中国政府谴责热比娅·卡德尔以及维吾尔流亡组织煽动此次暴动。与藏人不同,维吾尔人从没有过一个可靠的流亡政府或强大的活动家阵营。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任何youm的名义领袖。卡德尔是著名的维吾尔族女商人,曾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于是她填补了领袖的空缺。2000年,她在中国的商业生涯连同政治生涯走到了终结,她被指控"危害国家安全罪",据称从新疆向维吾尔流亡组织传递信息。2005年热比娅被释放,她前往美国开始了流亡生活,在那里她作为维吾尔活动家和维吾尔自治倡导者而日渐炙手可热。卡德尔否认她曾参与过暴动。

 中国政府解释新疆紧张局面也用的是解释西藏问题的那套,强调这都是卡德尔和国外敌对势力的阴谋,企图分裂中国。而2009年的暴动也在中国媒体界和学术界引发了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政策的讨论,有争论说中国当学习美国"大熔炉"的方式,而不是将少数民族分为"自治"区县,更不能给他们类似能够多生孩子的特权。政府官员就这些意见进行了商讨,国家的回应却是宣布将在新疆增加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更换了乌鲁木齐和新疆党委书记。

然而,维吾尔人与政府以及新疆的汉族居民的关系仍旧十分紧张。2011年7月30日和31日在遥远的西部城市喀什各发生了一起持刀和炸弹袭击事件,导致至少8人死亡,几十人受伤。一些外国媒体报道有32人死亡。政府发表声明谴责袭击为维吾尔分裂分子发动的圣战。2012年2月,官方媒体报道在靠近喀什的地方发生了暴动,12人死亡。警方表示,带刀的维吾尔人砍死了10人,2名维吾尔人被安全部队击毙。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1 comments:

Lei Shen 说...

One red princeling Hu Shiying posted a photo of a private gathering of China's red princelings, in which a infamous red guard Song Yaowu appeared.

The party was hosted by Xi Jinping, then CCP Party B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thers appeared in this photo includes Bo Xicheng (son of Bo Yibo and brother of Bo Xilai), Liu Yuan (son of Liu Shaoqi), Wang Qishan (son in law of Yao Yilin), Yang Li (daughter of Yang Shangkun), Chen Yuan (son of Chen Yun) among others. Song Yaowu is the women 4th from left in the front. Xi Jinping is 3rd from right in the second row.

Song, together with another Red Guard Deng Rong (daughter of Deng Xiaoping), killed their teacher Bian Zhongyun, the first teacher to be killed by students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cident opened an era when red guards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mobilized to take over schools by violence. Many more teachers would be tortured and kill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e of those from whom Hu Jie got evidence was another teacher at the school, Lin Mang.In the film Lin states that the Red Guards beat Bian Zhongyun in a toilet room. He described one of the perpetrators as a tall, thin girl. Lin also stated in the film that Red Guards forced him to carry Bian's body after her murder.

Based upon subsequent additional credible evidence received,the tall, thin girl who Lin saw beating Bian was Liu Tingting, daughter of Liu Shaoqi, the president of China.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