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潮也帮助拯救了中国在"解放后"最有名的品牌之一――永久自行车公司。这家上海的企业以其自身的方式几乎成为了类似于美国的雪佛兰那样的标志品牌。在20世纪50年代有四大消费品曾代表了一度贫困的中国的最高身份象征――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和永久牌自行车。在今天的中国――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自行车已经不大好卖了。"永久"的年轻的CEO陈闪说,"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自行车是贫穷的象征。当别人都有汽车的时候,谁还想要自行车呢?"20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下滑的形势下,这种想法很普遍,几乎让永久到了破产的边缘。
一则陈闪说的可以唤起"平静时光"的数字广告――以及永久推出的一档简单、经典设计的自行车――帮助该企业起死回生。让自行车和贫穷联系起来看起来似乎违反直觉,但这种宣传奏效了。这则广告描绘了一位父亲教儿子如何骑车。场景似乎是在70年代的城市,没有摩天大厦;父子俩在旧日生活区骑着车,在低矮的房子、窄窄的小巷中穿梭。这种生活区现在在中国的城市中几乎都不存在了;它们都在几十年来的高速发展被夷为平地。永久的怀旧网络广告打出之后的一年内,自行车的销量上扬了30%,这给了这家企业"关键的财务上的喘息空间",让它能够重组。
一代人的压力营销人员们说,唤起中国年轻的正在涌现的中产阶级的怀旧情感,这种想法并非来自于市场研究或关注小组。事实上,每个营销机构都有自己的灵光一闪的时刻。当中国的雪佛兰的营销副总Joan Ren第一次看到《老男孩》的时候,她知道这家公司"在鼓捣什么。我知道这肯定能火,而为什么能火则立刻就显而易见了。"Ren是《老男孩》背后的营销策划之一。她40刚出头,比雪佛兰科鲁兹的目标客户要年长一些――她从大学毕业的那些年,"国家还包工作分配"――但她是一个八零年代的热切的学生。在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下,80后被塑造成"被宠坏的一代,孩子们――特别是男孩――总是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自从这一代人进入职场以来,这个国家的经济成功强化了这种思想。但是现实比想法要复杂。Ren女士说,八零后是第一代"独立的,能够从头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在中国的市场转型中被剥夺了很多福利的一代。"她说,这事儿的反面就是,一朝他们进入职场,手上空空如也。"巨大的压力持续不断。"
这种压力正是雍先生所说的那种:要在疯狂的房地产市场上找到一间付得起的房子,要长时间地工作,还要让孩子在班级名列前茅。"从过去的背景来说,这一代人的一切都来得太容易,这可以理解,"奥美的Bell这么说,"但是这不对。这一代人为了在原地踏步就得奋力拼搏。我把这称为'代际压力'。"
难怪他们有时回望过去会心存温情。几个月之前,Ren女士参加了全中国的雪佛兰经销商大会。她说,他们多数都是20-30多岁,几乎所有人都是男的:代际压力已经成型。在会议的最后一晚,两位特别嘉宾:《老男孩》中的两位主演出场。当他们唱起那部电影的主题曲的时候。观众们"疯狂了――他们真的爱[那场表演]。"她说,在有300人参加的场合,回望简单时光带来的情感冲击难以被体现得更明白无误。她说:"他们当中有一半在笑,另一半则在哭。"
相关阅读:
《商业周刊》
与中国80后共事
2 comments:
"On Madison Avenue, nostalgia — taking consumers to a place they "ache to go again," as Mad Men's Don Draper would say"翻译imho不是特别准确
Mad Men中的全文是"Nostalgia - it's delicate, but potent. Teddy told me that in Greek, "nostalgia" literally means "the pain from an old wound." It's a twinge in your heart far more powerful than memory alone. This device isn't a spaceship, it's a time machine. It goes backwards, and forwards... it takes us to a place where we ache to go again." (http://www.imdb.com/title/tt1105057/quotes)
是“重游此地会让人伤感/痛心”, 如前面用“pain from an old wound"来形容nostalgia 而不是去”
再来一遍的苦辣酸甜 “
嗯,说得有道理,已经调整为了“故地重游的伤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