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1年8月3日星期三

《经济学人》民主和专政的麻烦

核心提示:美国和中国都似乎都正在遭受政治信仰危机。

原文:The trouble with democracy―and dictatorship
来源:经济学人
时间:2011年8月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odd%20couple%204309LD1.jpg
中国政府作为手握巨额美国主权债务的投资人,和其他的观察家一样,为华盛顿特区能够达成最后时刻的协议以避免技术违约而长舒了一口气。然而,在官方媒体上,一些评论家可能会为错失了一个可以着重抨击美国政治制度的缺陷的机会而惋惜。

7月23日发生了一起至少导致39人死亡的高铁灾难,但是对此的报道被压制了,这妨碍了评论者们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缺陷进行讨论。

中国媒体喜欢指出"先进的民主国家"的弱点和虚伪之处。香港大学中国媒体项目已经注意到中国媒体对英国举国关注的电话窃听丑闻的报道充斥着"西方媒体的专业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已被败坏"的幸灾乐祸之情。

挪威,这个诺贝尔和平奖的故乡,曾经两次把该奖分别颁给达赖喇嘛和刘晓波,上个月经历了一场大屠杀,而这一惨剧也同样被中国媒体仔细研磨,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官方的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题为《挪威版9・11打破北欧和平神话》的评论。

但是什么都比不上美国的政治僵局,这一奇观还伴随着一旦失败则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可怕后果的恐惧,这可提供了最佳的机会来展示文革中所称的"负面样板"。

毕竟,即使是奥巴马也说过美国面临着信用级别被下调的风险,因为"它没有配套的三A级别的政治制度"。

对中国的观察家而言,这种摊牌重点表现出[民主制度]的一些结构性的难题:制衡机制阻碍了迅速、果断的行动;在选举之间,政党要迎合其核心活动家而忽视了温和的中间派;没有选票的人就没有影响力,比如要偿还美国债务的未来数代人,[无法影响选举结果的]还有美国之外的世界。

新华社提出了两个简洁的问题:"华盛顿怎样才能摆脱选举政治,更有效地完成棘手的任务?美国的政客们如何才能改善他们的思维模式,在处理有国际影响的国内事务时可以至少关心一点点世界上其他的人?"

但是第一个问题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即使是最具民族主义色彩的北京评论者来说,谈到"北京模式"的优越性也有点难以自圆其说。"北京模式"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能更有效地完成棘手的任务"。而经常用来表达奇迹和自豪的一个案例就是中国快速打造了世界一流的高铁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这场灾难似乎已经引起了超出以往丑闻的愤怒――例如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因为豆腐渣工程导致学校特别容易倒塌,以及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被曝光。

虽然这两起丑闻中也涉及腐败和官员渎职,但它们都无损于党和政府自己声称的核心成就。

以上三大丑闻都表明了专政的缺陷――缺乏公开化和问责制;缺乏对政府决策的公众监督的缺陷;政治家们对这些问题缺乏公开辩论,虽然这些辩论有时看起来会非常丑陋。

相关阅读:

"译者"的"动车相撞专题"正在筹备多角度的评论专版,并请读者投票,敬请期待。

0 comments: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