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外界學者》:霸凌北京:中國的形象問題

核心提示:有意或無意,人民共和國最近的行動給北京製造了天安門事件以來最惡劣的區域環境。

原文:The Bullies of Beijing: China's Image Problem
作者:裴敏欣
日期:2012年12月15日
由"譯者"志願者翻譯並校對

Inline image 1

外交政策的基本規則之一是,勿火上澆油。可是,從北京主理外交政策的大官和國家安全機構最近的行為看來,他們明顯違反了此規則。中國在最近幾個月就領土爭端問題所持的強硬立場儘管引起了外交紛爭,中國外交部看來卻似乎相信它可以象徵式加強中國的主權聲稱,即發出新護照,當中包含一個聲稱南中國海有爭議的地區和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領土為其所有的地圖。這做法引起的反應是可以預見的。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和菲律賓,強烈抗議。印度则保證會用在中國護照上加蓋包含印度自己的地圖的簽證印章來回應。

大約在中國護照的新設計觸發外交的軒然大波的同一時間,解放軍海軍第一次在它的改裝航母上成功進行著陸和起飛操作。電視轉播的演習也許會提高中國軍隊的形象和自信,但是,考慮到中國對領土糾紛的強硬立場以及鄰國對解放軍軍事能力不斷增長的憂慮,該演習向區內其他國家的表示的訊息可不怎麼讓人放心。

但是,中國最近採取的,對北京新政府而言可能是代價高昂的行動還沒完。在日本於12月16日舉行國會大選——一場人們預期會產生一個反華右翼政府的選舉——的前幾天,中國政府把它對日本就尖閣列島/釣魚島的主權聲明的挑戰行動升級,它派出不帶武器的官方海監飛機飛過雙方有爭議的島嶼領空。一如預期,這一舉動激怒了東京。這舉動唯一可以預計的後果是增加自民黨的勝算,並且使得他們要求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的主張更具說服力。

顯然,說中國的政策制定者近期的舉動是因為他們想要激化矛盾是不可信的。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只是一個政府內部溝通失調的情況。考慮到中國各個國家安全部門支離破碎、各自為政的決策過程,政策缺乏協調無疑是一個制度性的弱點。然而,內部混亂並不能用作藉口。對中國的形象和國家利益的破壞是真實的,而且可以是長期的。

習近平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班子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滅火,從而把中國從地緣政治紛爭中解救出來。由於北京在過去三年中的外交政策失誤,中國今天面臨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嚴峻的區域環境。它的對日本關係跌到創紀錄的低點,同樣的,中國-東盟關係惡化了,因為中國南海爭端和中國不遺餘力地利用其影響力來分化東盟的緣故。而中美關係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戰略競爭。即使是韓國,一個二十年來尋求加強首爾- 北京的關係的國家,也疏遠了中國,原因是中國不願或無法遏制朝鮮的侵略行為(其最新的導彈試驗只是一個例子)。

很難知道北京的外交政策制定者是不是以同樣的方式看事情。但是,如果他們碰巧同意這一評估,他們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扭轉那弄巧成拙的戰略。

最迫切的行動是穩定北京-東京的關係。北京就挑戰東京對東海有爭議島嶼的主權聲明所採取的行動,是充滿激化矛盾的風險的。雖然那些行動的本意也許是要迫使日本回到談判桌上,中國政府還是需要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危險的對抗和激化矛盾。在目前的情況下,更聰明的辦法不是激化而是緩解矛盾,這樣北京才可以給東京回應的機會。在大部分日本普通民眾和精英的反華情緒高漲的時候,預期東京對中國激化矛盾的行為作出讓步是不明智的。

顯然,北京可能要等待12月16日國會選舉的結果。如果自民黨勝出,中國政府向日本新政府發出和解信號將是明智的。當然,自民黨的領導者安倍晉三在競選期間採取了對中國強硬的態度,但是應該給他一個展示理智務實一面的機會。中國先顯示一些靈活性和妥協意願並不會傷害自己。如果日本拒絕這種友好姿態的話,中國有的是玩針鋒相對的時間。

在努力穩定中日關係的同時,北京的第二個政策要務是化解它和東盟在南中國海爭端的緊張局勢。第一,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必須認識到,它在南中國海的海上糾紛的立場把北京自己漆到一個角落裡。基於歷史的主權聲稱越來越難以維護。堅持雙邊談判,而不是多邊對話,看起來太自私自利。利用他國(如柬埔寨)來削弱東盟就南中國海爭端問題的團結可能會暫時取得戰術上的成功,然而這會帶來長期的戰略代價,而且最終將是徒勞的。

建議中國新一屆政府採取的一個大膽舉動是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來一個急轉彎。它可以宣布願意進行多邊會談,並依據現有的國際法律,而不是歷史理據來作主權聲稱。這一政策上的戲劇性變化不一定會產生完全不利於中國的結果。因為根據現行的國際法律,越南和菲律賓的大多數主權聲稱是同樣的軟弱,改變中國的立場不一定使他們的聲稱更為有力。而這樣做的實際效果將會是持續很長時間的談判,這可以化解緊張局勢,此外就是修復中國那破爛的霸凌形象。

要把美中關係建立在更加堅實的基礎上,並扭轉危險的戰略競爭動態則比較困難。做到這點所需要的步驟,也許是習近平無法立即採取的。驅使美國和中國走向戰略競爭關係的因素不難看出:互相不信任,相對勢力平衡的更迭,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以及中國國內缺乏透明度的政治制度。要處理所有這些因素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些問題當中有一些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

然而,習先生會發現,立即改善中美關係的關鍵並不在於中國對美國的政策,而是在於它對鄰國的政策。正正是因為中國在鄰邦引起的憂慮給與美國應對中國的戰略槓桿,美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戴著有色眼鏡看中國。故此,假若中國能夠在政策上切切實實的改弦更張,來使鄰邦和美國安心的話,便是一項成就。這將會有助北京走出目前的地緣政治困局。

本文版權屬於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譯者遵守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許可協議。 

2 条评论:

  1. 这个裴汉奸每天靠着发对中国喷粪的文字谋生吧

    回复删除
  2. One red princeling Hu Shiying posted a photo of a private gathering of China's red princelings, in which a infamous red guard Song Yaowu appeared.

    The party was hosted by Xi Jinping, then CCP Party B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thers appeared in this photo includes Bo Xicheng (son of Bo Yibo and brother of Bo Xilai), Liu Yuan (son of Liu Shaoqi), Wang Qishan (son in law of Yao Yilin), Yang Li (daughter of Yang Shangkun), Chen Yuan (son of Chen Yun) among others. Song Yaowu is the women 4th from left in the front. Xi Jinping is 3rd from right in the second row.

    Song, together with another Red Guard Deng Rong (daughter of Deng Xiaoping), killed their teacher Bian Zhongyun, the first teacher to be killed by students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cident opened an era when red guards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mobilized to take over schools by violence. Many more teachers would be tortured and kill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e of those from whom Hu Jie got evidence was another teacher at the school, Lin Mang.In the film Lin states that the Red Guards beat Bian Zhongyun in a toilet room. He described one of the perpetrators as a tall, thin girl. Lin also stated in the film that Red Guards forced him to carry Bian's body after her murder.

    Based upon subsequent additional credible evidence received,the tall, thin girl who Lin saw beating Bian was Liu Tingting, daughter of Liu Shaoqi, the president of China.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