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幸福》电子版图书封面】
推荐语:
一位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婆婆、丈夫和儿子的死,她数次求死未得,她以为人生无非如此。过去她在服装厂工作,思想先进,还负责监督其他人是否有不正确的"思想苗头"。但是饥饿改变了这一切。
她的女儿脾气不好,但勇于行动。她被丈夫殴打,穿着睡衣离开了家,两个孩子都没有带。她没有别的资产,于是渡河,做了别人买去的媳妇。还好那个男人对她很体贴,两年后,她离开了那里。
一对少见的健康漂亮的秘密恋人,他们花了三年才牵手、六年才接吻。他最初在电影院门口见到她,他15岁,她13岁。她的出身不好,这段恋情虽然有着年少时最美的色彩,终究抵不过现实。她离开了,他倍受打击,曲折经历六年后他也成功逃离。但她已嫁做人妇。
一名医生,见过了若干孩子的离世。回想起来,她无法不自责,当时她何以能目睹他们的死亡而不分出一点点吃的。父亲的死让她下了最后的决心——逃离。
一个孩子(他们这样的孩子的专用称呼几乎带着诗意——流浪的燕子。),他被送到孤儿院,这还是他爸动用了特权的结果,因为孤儿院可能会有多一些东西吃。但他还是被饥饿驱使,到火车站露宿、自谋生路。他逃跑、被抓、被打、再逃跑。
这六个人,是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洛杉矶时报》负责北韩报道的记者,挑选出的六名都来自于清津的"逃北者"代表。他们都经历了信仰破灭、亲人亡故的悲痛,他们还要在离开"隐士之国"后面对从1960年代直接进入21世纪的"融入难题"。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截止于逃脱地狱。记忆虽然是他们对过去唯一的留存,也往往是让他们矛盾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曾经推出过最高级别脱北者《黄长烨回忆录》(免费下载)、也推出过金正日的警卫之一的逃北经历(上半部分),但是和《我们最幸福》一书相比,后者更注重于描述北韩的普通人。前述的六个人曾经在北韩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甚至是大半生,虽然那是一个洗脑频度非常高、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地方,但他们依然有着和地球上其他人一样的情感。芭芭拉的描写,让对北韩生活抱着猎奇心理的读者不仅读到了清津,还有人性。
摘选一些触人心弦的片段:
一名坚定的爱国者的信仰是什么时候动摇的?当她冒险涉水过河,看到一碗拌了肉的白米饭就放在地上,她上次见到一整碗白米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在地上?这时狗叫了起来,她一下就明白了:她的一生都在被骗。
将夜晚的东北亚卫星图打开,北边是一片黑暗,与之对照的是南韩的灯火辉煌。但是,在这个黑洞的中间,也有爱情。
他15岁在电影院门口看到她就一见钟情,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等待,他终于与她单独见了面。他是平壤的大学生,而她是流着"不纯之血"的矿工之女。她接受了他的感情,他们开始在黑夜里步行,在没有人见到的地方聊天、谈诗。他们默默地在心里形成对这个政权的看法,但是他们没有交流(部分是为了保护对方)。终于,她决心要走了,她一直恍惚地将临走那天瞟见的一个背影当成是他,但她最终没有追上去说什么。他再来找她的时候"人去屋空"。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竟然不知道,而她竟然没有说。
她逃离北韩是靠女儿支付的高额"脱北套餐"——从中国坐飞机,到了韩国机场再申请难民身份。她在北韩度过了大半辈子,这样一位阿玛,镇静地拿着假护照从中国上了飞机,一路上谨记不要和同座的人说话以免暴露口音,下机之后把护照交还给"中介"。如此的镇定让"中介"都惊讶,其实,对她而言,儿子死亡之后她已走过了人生的极限,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她融入了南韩,比她的女儿还要成功,她经常买新衣服、做了双眼皮、还去相亲。
还有那些一带而过的片段:
一位渔民在海上收听到了南韩肥皂剧中的片段:两个女人为了公寓前的停车位而吵架。他觉得很滑稽,怎么会有这种事?太荒谬了。他想了三天,终于明白南韩真的是有那么多车,他逃离了。
一名士兵用美国的指甲刀剪了指甲,盛赞其锋利。然后他想到,如果这样的小东西都是美国的做得精致耐用,一旦打仗他们怎么可能有胜算?他由此而开始逃亡。
在玉熙和她的母亲吵架的时候,她曾经说:"你为什么把我生在这儿?"对于北韩人来说,生在中国、或者南韩、或者美国当然应该能避免很多悲剧,至少是90年代的饥荒。
对于极权社会下的种种,中文读者并不陌生。有一句笑话说,如果我们不援助朝鲜的话,就无法对比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完成62%了"。但是,这本书不是简单地对比"谁比谁幸福",它让你重新审视:我们被抛在不同的命运中,巨大的不可改变的事实压下来,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在南韩用着最时髦的电器、说着流利的英语、期望以竞争激烈的考试换取锦绣前程的"幸运儿"们,虽然不必经历北韩的噩梦,也不过是沉迷在另一场梦境之中而已。而对于从1978年以来集体经历了类似于"脱北者融入南韩"的过程的中国大陆人而言,从一种迷梦中被抛到另一种迷梦中的感觉可能也不陌生。
感谢本文的译者。台湾麦田推出了本书的获授权繁体中文译本。因本书在中国大陆被禁,为了扩大传播效应,我们联系了本书译者并推出这本《我们最幸福》的电子版简体中译本,支持epub/mobi 版限时下载,仅供学习交流,不支持商业性转载。同时,还请读者们相互推荐购买正版,支持作者和译者。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译者书刊"。
点击下载可以直接在iPhone、iPad上阅读(epub版)
点击下载可以直接在Kindle上阅读(mobi版)
一位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婆婆、丈夫和儿子的死,她数次求死未得,她以为人生无非如此。过去她在服装厂工作,思想先进,还负责监督其他人是否有不正确的"思想苗头"。但是饥饿改变了这一切。
她的女儿脾气不好,但勇于行动。她被丈夫殴打,穿着睡衣离开了家,两个孩子都没有带。她没有别的资产,于是渡河,做了别人买去的媳妇。还好那个男人对她很体贴,两年后,她离开了那里。
一对少见的健康漂亮的秘密恋人,他们花了三年才牵手、六年才接吻。他最初在电影院门口见到她,他15岁,她13岁。她的出身不好,这段恋情虽然有着年少时最美的色彩,终究抵不过现实。她离开了,他倍受打击,曲折经历六年后他也成功逃离。但她已嫁做人妇。
一名医生,见过了若干孩子的离世。回想起来,她无法不自责,当时她何以能目睹他们的死亡而不分出一点点吃的。父亲的死让她下了最后的决心——逃离。
一个孩子(他们这样的孩子的专用称呼几乎带着诗意——流浪的燕子。),他被送到孤儿院,这还是他爸动用了特权的结果,因为孤儿院可能会有多一些东西吃。但他还是被饥饿驱使,到火车站露宿、自谋生路。他逃跑、被抓、被打、再逃跑。
这六个人,是芭芭拉·德米克(Barbara Demick),《洛杉矶时报》负责北韩报道的记者,挑选出的六名都来自于清津的"逃北者"代表。他们都经历了信仰破灭、亲人亡故的悲痛,他们还要在离开"隐士之国"后面对从1960年代直接进入21世纪的"融入难题"。生活不是电影,没有截止于逃脱地狱。记忆虽然是他们对过去唯一的留存,也往往是让他们矛盾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曾经推出过最高级别脱北者《黄长烨回忆录》(免费下载)、也推出过金正日的警卫之一的逃北经历(上半部分),但是和《我们最幸福》一书相比,后者更注重于描述北韩的普通人。前述的六个人曾经在北韩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甚至是大半生,虽然那是一个洗脑频度非常高、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地方,但他们依然有着和地球上其他人一样的情感。芭芭拉的描写,让对北韩生活抱着猎奇心理的读者不仅读到了清津,还有人性。
摘选一些触人心弦的片段:
一名坚定的爱国者的信仰是什么时候动摇的?当她冒险涉水过河,看到一碗拌了肉的白米饭就放在地上,她上次见到一整碗白米饭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在地上?这时狗叫了起来,她一下就明白了:她的一生都在被骗。
将夜晚的东北亚卫星图打开,北边是一片黑暗,与之对照的是南韩的灯火辉煌。但是,在这个黑洞的中间,也有爱情。
他15岁在电影院门口看到她就一见钟情,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等待,他终于与她单独见了面。他是平壤的大学生,而她是流着"不纯之血"的矿工之女。她接受了他的感情,他们开始在黑夜里步行,在没有人见到的地方聊天、谈诗。他们默默地在心里形成对这个政权的看法,但是他们没有交流(部分是为了保护对方)。终于,她决心要走了,她一直恍惚地将临走那天瞟见的一个背影当成是他,但她最终没有追上去说什么。他再来找她的时候"人去屋空"。他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竟然不知道,而她竟然没有说。
她逃离北韩是靠女儿支付的高额"脱北套餐"——从中国坐飞机,到了韩国机场再申请难民身份。她在北韩度过了大半辈子,这样一位阿玛,镇静地拿着假护照从中国上了飞机,一路上谨记不要和同座的人说话以免暴露口音,下机之后把护照交还给"中介"。如此的镇定让"中介"都惊讶,其实,对她而言,儿子死亡之后她已走过了人生的极限,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她融入了南韩,比她的女儿还要成功,她经常买新衣服、做了双眼皮、还去相亲。
还有那些一带而过的片段:
一位渔民在海上收听到了南韩肥皂剧中的片段:两个女人为了公寓前的停车位而吵架。他觉得很滑稽,怎么会有这种事?太荒谬了。他想了三天,终于明白南韩真的是有那么多车,他逃离了。
一名士兵用美国的指甲刀剪了指甲,盛赞其锋利。然后他想到,如果这样的小东西都是美国的做得精致耐用,一旦打仗他们怎么可能有胜算?他由此而开始逃亡。
在玉熙和她的母亲吵架的时候,她曾经说:"你为什么把我生在这儿?"对于北韩人来说,生在中国、或者南韩、或者美国当然应该能避免很多悲剧,至少是90年代的饥荒。
对于极权社会下的种种,中文读者并不陌生。有一句笑话说,如果我们不援助朝鲜的话,就无法对比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完成62%了"。但是,这本书不是简单地对比"谁比谁幸福",它让你重新审视:我们被抛在不同的命运中,巨大的不可改变的事实压下来,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些在南韩用着最时髦的电器、说着流利的英语、期望以竞争激烈的考试换取锦绣前程的"幸运儿"们,虽然不必经历北韩的噩梦,也不过是沉迷在另一场梦境之中而已。而对于从1978年以来集体经历了类似于"脱北者融入南韩"的过程的中国大陆人而言,从一种迷梦中被抛到另一种迷梦中的感觉可能也不陌生。
感谢本文的译者。台湾麦田推出了本书的获授权繁体中文译本。因本书在中国大陆被禁,为了扩大传播效应,我们联系了本书译者并推出这本《我们最幸福》的电子版简体中译本,支持epub/mobi 版限时下载,仅供学习交流,不支持商业性转载。同时,还请读者们相互推荐购买正版,支持作者和译者。
点击这里查看更多"译者书刊"。
点击下载可以直接在iPhone、iPad上阅读(epub版)
点击下载可以直接在Kindle上阅读(mobi版)
4 comments:
epub版标题是乱码,不知为何?
读过英文版的 nothing to envy
我下了 没有乱码啊
One red princeling Hu Shiying posted a photo of a private gathering of China's red princelings, in which a infamous red guard Song Yaowu appeared.
The party was hosted by Xi Jinping, then CCP Party B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thers appeared in this photo includes Bo Xicheng (son of Bo Yibo and brother of Bo Xilai), Liu Yuan (son of Liu Shaoqi), Wang Qishan (son in law of Yao Yilin), Yang Li (daughter of Yang Shangkun), Chen Yuan (son of Chen Yun) among others. Song Yaowu is the women 4th from left in the front. Xi Jinping is 3rd from right in the second row.
Song, together with another Red Guard Deng Rong (daughter of Deng Xiaoping), killed their teacher Bian Zhongyun, the first teacher to be killed by students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cident opened an era when red guards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mobilized to take over schools by violence. Many more teachers would be tortured and kill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e of those from whom Hu Jie got evidence was another teacher at the school, Lin Mang.In the film Lin states that the Red Guards beat Bian Zhongyun in a toilet room. He described one of the perpetrators as a tall, thin girl. Lin also stated in the film that Red Guards forced him to carry Bian's body after her murder.
Based upon subsequent additional credible evidence received,the tall, thin girl who Lin saw beating Bian was Liu Tingting, daughter of Liu Shaoqi, the president of Chin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