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震災1年:経済復興、試練なお 生産体制の再構築急務 在庫積み増し、コストに直結
发表:2012年3月9日
作者:米川直己、工藤昭久、坂井隆之、浜中慎哉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原文配图:日本地震前后的对比 维度包括:实际GDP、汽车产量、股票指数、日元汇率、贸易顺差/逆差、发电量等】
东日本大地震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经过近一年,灾区企业的生产有所恢复,但仍面临重建生产体系、强化抗灾能力以及减轻负担等问题。另外,由于核电站运营率低导致电力不足,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的倾向加剧,国内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日本经济仍面临严峻考验。
受灾严重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由于用工成本和地价相对较低,且拥有东北高速公路等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集中分布着大批零部件工厂。但大地震导致这些工厂瘫痪、供应链断裂,各汽车厂商也一度因此停产。经过近一年的奋力修复虽基本恢复了震前水平,但这些零部件工厂迫切需要重建生产体系、强化抗灾能力。
"强化供应链十分重要。"丰田汽车集团高管2月23日在名古屋市召开会议时,如此鼓励集团下属零部件公司的干部。
丰田以尽量减少库存、节省生产力的精准生产模式著称。但为防备可能发生的东海地震等灾害,丰田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将重要零部件的库存由以往的两个月存量增至4个月存量,并确保替代生产线等可随时运转。
不过,如果零部件供应商采取这些措施,成本就会上升,丰田将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入零部件。在日元升值令各汽车厂商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成本上升无疑是雪上加霜。丰田打算通过统一方向盘设计(以往是根据不同国家市场做不同设计)来减轻负担,同时也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削减成本。副总裁佐佐木真一表示将支持尽力降低成本的零部件公司,而对那些在这方面不思进取的公司也不会留情面。他表示,只要品质过硬,将考虑从世界各地采购零部件。
与此同时,全球第一的半导体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公司投入几百亿日元用于加强工厂的抗震能力。该公司设于茨城县的主力工厂在大地震中受灾,导致其供货对象——包括海外公司在内的各汽车厂商不得不停产。
铃木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浜松市,而工厂集中在静冈县,目前正在探讨搬迁位于沿海和浜冈核电站周边的工厂,已决定投入175亿日元买地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铃木修表示,作为公司经营者,不得不考虑应对地震等灾害。
由于大地震导致停产,以及日元升值打击出口,2011年日本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出口立国"的方针开始动摇。日本生命基础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栌浩一指出,强化抗灾能力是提高日企信用的必要手段,同时日企还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在目前情况下,企业无法将负担转嫁于价格,那么可能就需要依靠降低人员费用来消化上升的成本。
更大的难题是电力不足。国内54座反应堆将于5月全部停运。火力发电增加导致燃料费上升,东电公司4月起将对企业用电平均提价17%,这将加速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的步伐。
松下电器公司总裁大坪文雄去年秋天宣布,该公司新太阳能电池工厂的选址将由兵库县尼崎市改为马来西亚。原因是当前情况与两年前规划选址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公司高管解释说,马来西亚的用电成本是日本的60%。
纺织业巨头日清纺织公司今年7月之前将投入约7亿日元强化泰国工厂的抗灾能力,并将汽车刹车用非纤维材料的产能提高35%。该公司最大的工厂位于群马县,但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夏天群马县的工厂会由于电力不足而面临生产困境。
日企对于电价上涨反映激烈。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志贺俊之表示,该公司每台汽车的生产成本将增加2000至3500日元,虽然在日元升值的不利条件下仍希望尽力保留国内产能,但要削减2000日元的成本实在太难。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去年底以186家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电力不足"为理由缩减国内、扩大海外生产的公司占8.9%,比去年7月调查时增加了将近1倍。如果海外转移加剧,国内恐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据大和综研估算,如果核电站长期停运,10年以后日本每年将有最多30万人面临失业。
虽然日本经济处于复兴之中,但2011年第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却仍只有-0.7%。政府计划在2015年度以前投入约19万亿日元用于复兴和重建,2012年度恢复2.2%的实际增长率。但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认为,与重建相关的公共投资将在2012年下半年度转向减少,支持经济的效果无法长久。要防止国内产业空心化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增长领域进行强化。
以震灾为契机,企业开始致力于节能技术革新,东芝公司此前公布了在2015年度之前将提高社区能源利用率的"智能社区"项目扩充一倍的计划。一桥大学革新研究中心负责人米仓诚一郎表示:"研究不依赖核电的节能技术,可以活用于电力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兴国家,增强日企的竞争力。"
相关阅读:
《日本经济新闻》社论: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构建向前、向上、向外的社会气氛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受灾严重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由于用工成本和地价相对较低,且拥有东北高速公路等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集中分布着大批零部件工厂。但大地震导致这些工厂瘫痪、供应链断裂,各汽车厂商也一度因此停产。经过近一年的奋力修复虽基本恢复了震前水平,但这些零部件工厂迫切需要重建生产体系、强化抗灾能力。
"强化供应链十分重要。"丰田汽车集团高管2月23日在名古屋市召开会议时,如此鼓励集团下属零部件公司的干部。
丰田以尽量减少库存、节省生产力的精准生产模式著称。但为防备可能发生的东海地震等灾害,丰田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将重要零部件的库存由以往的两个月存量增至4个月存量,并确保替代生产线等可随时运转。
不过,如果零部件供应商采取这些措施,成本就会上升,丰田将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购入零部件。在日元升值令各汽车厂商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成本上升无疑是雪上加霜。丰田打算通过统一方向盘设计(以往是根据不同国家市场做不同设计)来减轻负担,同时也要求零部件供应商进一步削减成本。副总裁佐佐木真一表示将支持尽力降低成本的零部件公司,而对那些在这方面不思进取的公司也不会留情面。他表示,只要品质过硬,将考虑从世界各地采购零部件。
与此同时,全球第一的半导体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公司投入几百亿日元用于加强工厂的抗震能力。该公司设于茨城县的主力工厂在大地震中受灾,导致其供货对象——包括海外公司在内的各汽车厂商不得不停产。
铃木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浜松市,而工厂集中在静冈县,目前正在探讨搬迁位于沿海和浜冈核电站周边的工厂,已决定投入175亿日元买地等。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铃木修表示,作为公司经营者,不得不考虑应对地震等灾害。
由于大地震导致停产,以及日元升值打击出口,2011年日本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出口立国"的方针开始动摇。日本生命基础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栌浩一指出,强化抗灾能力是提高日企信用的必要手段,同时日企还必须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在目前情况下,企业无法将负担转嫁于价格,那么可能就需要依靠降低人员费用来消化上升的成本。
更大的难题是电力不足。国内54座反应堆将于5月全部停运。火力发电增加导致燃料费上升,东电公司4月起将对企业用电平均提价17%,这将加速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的步伐。
松下电器公司总裁大坪文雄去年秋天宣布,该公司新太阳能电池工厂的选址将由兵库县尼崎市改为马来西亚。原因是当前情况与两年前规划选址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该公司高管解释说,马来西亚的用电成本是日本的60%。
纺织业巨头日清纺织公司今年7月之前将投入约7亿日元强化泰国工厂的抗灾能力,并将汽车刹车用非纤维材料的产能提高35%。该公司最大的工厂位于群马县,但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夏天群马县的工厂会由于电力不足而面临生产困境。
日企对于电价上涨反映激烈。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志贺俊之表示,该公司每台汽车的生产成本将增加2000至3500日元,虽然在日元升值的不利条件下仍希望尽力保留国内产能,但要削减2000日元的成本实在太难。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去年底以186家企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电力不足"为理由缩减国内、扩大海外生产的公司占8.9%,比去年7月调查时增加了将近1倍。如果海外转移加剧,国内恐将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据大和综研估算,如果核电站长期停运,10年以后日本每年将有最多30万人面临失业。
虽然日本经济处于复兴之中,但2011年第4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却仍只有-0.7%。政府计划在2015年度以前投入约19万亿日元用于复兴和重建,2012年度恢复2.2%的实际增长率。但野村证券金融经济研究所认为,与重建相关的公共投资将在2012年下半年度转向减少,支持经济的效果无法长久。要防止国内产业空心化进一步发展,必须对增长领域进行强化。
以震灾为契机,企业开始致力于节能技术革新,东芝公司此前公布了在2015年度之前将提高社区能源利用率的"智能社区"项目扩充一倍的计划。一桥大学革新研究中心负责人米仓诚一郎表示:"研究不依赖核电的节能技术,可以活用于电力需求日益扩大的新兴国家,增强日企的竞争力。"
相关阅读:
《日本经济新闻》社论: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构建向前、向上、向外的社会气氛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