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的体制存在一些因素,使得农民处于不利地位。这一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上:户籍制度、税收制度和对通货膨胀的恐惧。
原文作者: Tom
原文链接:http://seeingredinchina.com/2011/04/29/systemic-problems-that-keep-chinas-farmers-poor/
译者:S.L.
校对:南山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更清晰地察看了中国农民的生活。今天,我要说说那些让农民们处于不利地位的体制因素。
在此之前,我想首先声明中国现在的发展至少是部分地建立在牺牲农村人口的利益上的。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大概都知道,由于毛泽东的政策而发生过令成千上万人死亡的大饥荒(官方说是因为气候,实际上要归咎于过于野心勃勃的农业计划和对上级处罚的恐惧)。当在乡下的农民饿死,甚至在部分地区吃人肉的同时,大多数生活在特大城市的人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并没有什么了解。
在现代,这个趋势仍在继续.其表现形式就是压榨农民来让城里人过得更舒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户籍制度 - 中国的城市公民身份系统既独特又复杂。作为城市人口,你天生就有养老金、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以及高一点的税收。农村身份给你务农的土地(即使面积很小),却剥夺了其他很多发展的可能性。
实际上,成为“北京人”比移民国外都难。拥有北京户口要求在北京居住近10年,有高收入,以及一些特殊技能。农民工(以前是农民)几乎不可能拿到除家乡以外的任何城市的户口。这使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和法律权益上产生距离。
户籍制度使得政府可以对特定人群实施社会保障措施,却把大量农村人口不排除在外。
税收制度 - 在农村,问题不是税收太高;而是太低。法律规定,政府对农村的税收只占其全部的5%,而且正如我们昨天看到的,农村居民几乎没有收入。所以当你只收几百美元中的5%作为税收,你就没有多少钱用来聘请老师,建立医院,或者建立社保体系。如果你再考虑中国的官僚制度(每67人养活一名政府公务员【教师不包含在内】),光5%的税收就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可能性就显得十分可笑。
这在很多地方有两种结果:1)当地政府因为管理支出和形象工程而负债达数千或数百万人民币。或者,2)农民纳税不堪重负。关于中国税收系统在农村引发的问题,在 陈桂棣 的《中国农民调查》(“Will the Boat Sink the Water ”)中有详细描述。
国家政策也加剧了这些问题。这些政策把每个城市和乡镇作为完全不同的个体区别对待。税收从乡镇流向城市再到国库,但几乎没有钱从国家政府流向那些最需要钱的地方。
对通胀的恐惧 - 当下,食品价格通胀是政府的心头大患。去年,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超过10%,尽管政府已经试着阻止蔬菜和调料价格上涨。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变少,同时耕地支出增加。这也意味着,城市居民受到优待,从而确保人口最多的地方的稳定,以及政府把不稳定限制在可以轻易控制的地区。
除非政府大范围地改变政策,农民的生活不会由多少改变。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