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Yiyi Lu: The Lesser-Known Internet Story in China - China Real Time Report - WSJ
译文:华尔街日报:中国实时报:卢宜宜:少有人知的中国互联网故事
作者:卢宜宜(Yiyi Lu)
发表时间:2010年7月27日 3:41 PM HKT
译者:Große Fuge
校对:@xiaomi2020
卢宜宜,一位中国民间社会的专家,讨论了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使用。卢女士是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位于英国的查塔姆大厦的查塔姆研究院副研究员。她写了《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独立自治权的兴起》(Routledge 2008年出版)
谈到中国的互联网,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政府的监管和审查。“中国的防火长城”,被屏蔽的Twitter和Facebook,北京最近和Google关于审查的纠纷,对博主们的骚扰:感谢广泛报道这些的国际媒体,全世界的读者对上述内容都耳熟能详。
相比之下,少有人知的是各种各样运用互联网来提高管理和国家-社会沟通水平的实验。虽然政府对新的信息技术带来的政治威胁谨慎对待,它也开始把互联网看作是机会。互联网可以用来传播官方消息、监控舆情、减轻对于政府的不满情绪、还能为决策提供参考。对于那些热于树立自己公众形象的官员来说,互联网也是一个方便的工具。
政府机构和官员们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故事比比皆是。从搞笑的到争议颇大的案例不一而足。因为开设了“美丽论坛”,位于山西省的忻州市的政府网站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忻州声称此处为中国历史上数位美女的出生地。因此政府在其网站上开了一个“美丽论坛”来鼓励就如何通过这些美女来刺激当地经济进行讨论。
厦门的一个警察局为了吸引访客浏览它的微博,它把自己保护当地社区安全的职责和世界杯足球赛联系了起来。警察局发了这样一条微博:“足球场上最瑰丽的花儿永远只有三朵,那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社区治安防控也一样,主动型的防控永远比被动型的防控更有积极意义。”(相关阅读:《现代快报》报道)
江苏常州的官员看起来好像很善于处理网络批评。一位当地居民在网络论坛发帖抨击当地环保局没能处理好一起水污染的案例,他要求环保局长承担责任,引咎辞职。环保局不仅做出行动,制止了污染,而且同时还启动了“人肉搜索”来寻找批评者——为了给他提供2000元的“网络监督”的奖励。当这个网民接受奖金的时候,他为自己挖苦讽刺的评论感到尴尬,并做出道歉。环保局长告诉他没有必要道歉。相反,环保局应该感谢他帮助自己解决了一个污染问题。
环保局对网络批评的聪明回应大概要归功于常州市长提出的一个“网络议政”的倡议。这位市长因为参与了在线和网民交流而获得好评。当一位当地作家发了一篇帖子,批评花费数百万的基础建设项目并质疑市长推动这一项目的动机。针对这些问题,市长写了四千字一一做了回答。当这个作家发布第二篇帖子说自己仍然疑问,市长再次作了回复,并欢迎不同的意见,保证说他只是为了常州着想。
常州官员对网络批评的处理不是没有争议的。怀疑者说这是带有倾向性的陈述。有些人指责官员们只是回复小问题,对更严肃的问题却保持沉默。一位当地居民说,市长用温和的方式来平息公众的抱怨,同时继续以铁拳治理城市。尤其是环保局被指责试图用现金奖励来收买批评者。一则网路评论说,环保局应该把纳税人的钱用来清理污染,而不是奖励网民。
尽管对于各种各样的政府利用互联网的实验究竟产生了多少具体的结果仍然存在争议和合法性的问题,但是这些实验不应该仅仅因为有倾向性就被我们视而不见。在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可信度方面,这些试验无疑可以算作是起步。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设置了先例、提升了期望值,也就鼓励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作为参与政治行动的工具。
不断增长的政治参与已经使政府部门和官员感到了压力,促使他们来改正自己的行为。从2009年起,《人民日报》的舆情观察室就开始按季度发布地方政府对互联网有影响力事件的回应的排名。根据各项指标,比如信息透明度、政府可信度和对负有责任的官员的惩处,各地政府被打分。那些开放的、对网络上的公众意见积极回应的政府得到了表扬,那些试图压制批评的则被点名批评。这一排名制度也许不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当地政府的表现,但是这是个起点。政府需要学会如何把互联网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尽管政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至少它已在尝试。
相关阅读:
译者合集四 互联网与政治 初探
更多来自《华尔街日报》的译文
译者Fuge的更多译文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文1.0版本来源译者团队。
收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译者频道—互联网与政治”、“译者频道—看中国”、“华尔街日报”、“译者fuge”索引。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0 comments: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