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line image 5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外媒关于“薄王事件”的跟踪报道与评论(五)

以下是在过去几天外媒上出现的关于薄王事件的更多追踪报道;注意某些摘译是编辑认为最有信息含量的内容,而非原文全译。所有摘译都附上了原文链接,有需要核对查实者可自行前往;此外,预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追踪报道和评论,我们将陆续推出后续汇总(这儿是已经发布的汇编),下次汇总的时间要视媒体上的相关文章多寡而定。

这两天让国际媒体竞相报道的“薄王事件”后续包括:

① 为了打击谣言,中国出重手整治网络,网络严控达到史上最强。
Inline image 1
多家外媒报道中国的网络整治。最详尽的信息披露来自新华社英文稿(后被删除,此为快照)2月中旬以来,在代号为"春风"的行动中,北京警方抓获1065个互联网犯罪嫌疑分子,删除了208,000条有害信息,3117个网站被警告,70家互联网公司受罚,有些被强制关闭。在新华社的中文稿中,“谣言”尤其是指“北京出事、军车进京”。

新浪和腾讯微博也在被罚行列,两家网站贴出公告,三天内暂停微博的评论功能。这一消息立刻登上了许多外媒新闻。不完全统计有:法新社、彭博社、美联社、半岛新闻、华尔街日报、CNN、B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加)环球邮报卫报金融时报、大部分的报道都谈到了中国的数亿微博用户、18大权力交接、政变传言和薄王事件。

最广为流传的一则微博笑话是李开复发的:“请问如何和谐微博?”“无可奉告/不许评论。”(译注:“No Comment”此处为双关语。)

② 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已失踪18天

Inline image 2
【新华网英文版关于徐明的报道配图】

《每日电讯报》称《与薄熙来有关的亿万富翁(徐明)被拘押》其中说,根据马来西亚的华人报纸《新明日报》的说法,徐明为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支付在哈罗公学、牛津和哈佛的学费。此外,香港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也报道了这一无法被独立证实的说法。、意大利的《信报》则是从徐明缺席博鳌论坛猜测他已被限制自由。此外,《澳大利亚人》报日本经济新闻、《纽约时报》都做了报道。

此外,多家中文网站也转载了《新京报》的这篇文章《传实德老总涉经济案被控制 中纪委入驻大连多日》(网页快照),但到总结本文时大多已被删除。其中转新华社下属《财经国家周刊》消息,3月15日晚间,大连实德董事长徐明因涉嫌经济案件被相关部门调查并控制。随后,与大连实德有着密切业务关联的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开始追缴实德的贷款,并对其全面停贷。新华社英文稿发布了同样的消息。

延伸阅读(中文):《徐明帝国幻象》2006年8月刊载于《商务周刊》的一篇调查报道。

③同样缺席博鳌论坛的还有黄奇帆

自由亚洲电台(RFA)转香港媒体的说法,重庆传闻,警备区司令员及公安分局据传受到调查,重庆市长黄奇帆在今年博鳌论坛参加者名单中被除名。 但此事不见更多外媒跟踪报道。

④ 《华尔街日报》的裴杰继续爆料和海伍德有关的消息

据一位了解内情的人说,在海伍德死亡的前几个月,他告诉朋友说他和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的关系急剧恶化。谷开来担心薄家的小圈子内有人背叛了他们。一位引述了海伍德的话说:谷开来处理薄家大部分的生意,并且变得越来越古怪。她曾一度要求海伍德与他的中国妻子离婚,还要他发誓对薄家忠心不二,而当海伍德拒绝这么做时,她非常生气。

英国外交部的一名发言人周四说,二月初,王立军在前往成都的美领馆之前曾经寻求和重庆的英国领馆人员会面,但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去见面。BBC也报道了这一消息(中文

另外,《路透社》的独家报道说:

一名基本持同情薄熙来态度的爆料人说:“王立军告诉中纪委,谷开来和海伍德不和是因为经济利益,她想让他完蛋。”他还说:“公众的不同意见反应出领导人对重庆的不同观点。薄熙来是一个大胆的试验者,他就像鲶鱼一样搅动了静如止水的中国政坛。他的敌人们到现在才抓住了他”。这名爆料人和薄熙来一家以及其他高层领导都有紧密联系。

海伍德在伦敦的亲戚则对路透社说,他们不怀疑海伍德的死有什么蹊跷。“太荒唐了,媒体上说得越多,这就变得越深不可测。”周四,一名海伍德的家人在北京郊区一家宾馆的大堂接受采访时说,偶尔还绽出泪花。他说,根据王立军的说法,谷开来认为海伍德滥用或侵占了薄家的钱,海伍德可能有机会接触这些钱。而海伍德的家人说他与薄家没有经济往来。

此外,《金融时报》也在跟踪报道海伍德的社会关系

海伍德因为和有权势的英国人有联系而名声在外,他认识的人包括现在已授勋的查尔斯・鲍威尔(Charles Powell),后者一度是前首相撒切尔的助手。现在海伍德的任务是为英政府在亚洲宣传英商,他和丘吉尔的亲戚Henrietta Spencer-Churchill也有交往。他曾说服薄熙来把儿子送到哈罗公学。海伍德和薄瓜瓜的关系特别紧密,在英国和中国他们定期见面,并且他还帮助薄瓜瓜在牛津办了一场晚会。(译注:按照我们之前翻译的外媒文章,这个晚会被称为“丝路之舞”。)

本周,海伍德的会计James Everall,在伦敦西南的办公室里说,海伍德很少提及他在中国的工作,但是在英国有一家公司处理一些独立顾问的账务,也按英国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据说,这些收入是“为《经济学人》写稿所得。”但是《金融时报》向《经济学人》求证时发现,没有迹象表明海伍德曾为他们工作。

同为英国媒体的《卫报》也有跟踪报道

⑤ 《泰晤士报》3月28日的文章说通过邮件得到了薄瓜瓜在父亲被免职之后的回复

这是他在其父被免职后首次向媒体表态。他说:“他的个人愿望是专注学习,我和政治阴谋无关。”还说:“无论时局如何,我只希望中国能走在平稳过渡的道路上。”最近,他在哈佛的肯尼迪学院“几乎隐身”了。

关于“薄王事件”外媒上还陆续有更多评论出现。

①《洛杉矶时报》中国政治的阴谋诡计 一文采访了多位知名评论人。

长平说:“宫廷政治中,娱乐的成分多于民主,在黑幕后面,他们可能争得你死我活,而如果渗出了血迹,看客们会更兴奋。”

程致宇说:“因为薄熙来受媒体的欢迎,并自我宣传他的人格魅力,其他人感到不快。如果这成为中国政治的新套路的话,许多政客都要有麻烦了。”

冉云飞说:“非常好看,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美国的异议人士杨建力说:“你看,中国也有政治的,而且比美国的好看多了。薄熙来太野心勃勃了。习近平会不会怕他?我认为他肯定会。”

② 李世默在《南华早报》上发表关于“薄熙来事件”的评论《薄熙来和中国的未来

自由派们将中国的经济成功与自由民主的政治理念强行绑定。没有选举的市场对他们而言是意识形态真空。他们完全无视中国生机勃勃的市场经济是在一党统治之下取得的大发展。于是,自由派们不成熟地庆祝薄熙来的倒台,认为这是转向自由民主式的“和平演变”的先声。在这一点上,他们将现实与自我期望混为一谈了。

中国的政治前景不会因为薄的倒台而转向混乱。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不但不会成为全球的经济增长引擎,而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③记者TOM LASSETER发表在《迈阿密信报》上的文章,综合报道了薄熙来的官场起伏,并评论说:

薄熙来的跌宕起伏是中国中央政府持续的两难困境的征兆:这种治理缺乏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政治改革的话,会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带来严重的挑战。

缺乏政治弹性也就很难解决广泛存在的公众怨愤,无法纠正腐败和权力滥用。结果是中央政府虽然经常谈论要改变,但又持续依赖威权手段来执行其意志,这种从上至下的结构让基层干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法律的约束。

研究文革史的重庆的何蜀说:“如果政治改革进行的顺利的话,薄熙来事件就不会发生。如果有民主的、法治的程序,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

重庆的一名教授(要求不透露他的名字和校名)说:“我认为唱红就是唱圣歌。美国英国不都有宗教歌曲吗?唱红就是让人们能有一种高贵的信仰。”另一位经济学家蒲勇健(音)也同意:“唱红是想要让人们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不是鼓吹革命狂热。”

④ 美《时代》周刊在《薄熙来的倒台,中国的增长前景》一文中说:

虽然重庆的增长速度为全国之冠,达到了16%,但这是旧模式下的增长。而就是这种增长,被温家宝一次又一次地警告为“不可持续”

文章还说,有可能,薄熙来在王立军事件之前就成为了期望改革的党干部们的目标,他们希望以薄为例,刺激出真正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这篇文章将胡温设定为“改革派”的领头人,并认为习近平最近的讲话也反映出党内关于解决腐败等问题的辩论。

⑤ 德国《明镜周刊》在《中国的领导人中出现危险分歧了吗?》(从德文转译的英文)文章中评论说: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甚至让一些西方的生意人都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不需要浪费时间进行无休止的辩论,而是可以作出快速的、清晰的决定,因而管理可以更有效率。领导人们也都在省级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后才被精心挑选成为高层领导。

但是[薄熙来事件说明]中国的一党统治——没有独立的议会、司法和媒体——可能是这个国家的稳定最大的威胁。

⑥ 林和立发表在詹姆斯敦基金会的《中国简报》上的连续评论也很精彩。关于“薄王事件”的一些深度评论,我们会收集并推出一期专门的《译者合集》,收录未在博客上发表的多角度评论,“译者书刊”支持Kindle/iPad/iPhone/Android等移动阅读器下载阅读,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3 comments:

gusest 说...

记者TOM LASSETER采访的He Shu中文名称是何蜀,文革史研究者

xiaomi 说...

楼上,已调整,谢谢指正。

Lei Shen 说...

One red princeling Hu Shiying posted a photo of a private gathering of China's red princelings, in which a infamous red guard Song Yaowu appeared.

The party was hosted by Xi Jinping, then CCP Party Bo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thers appeared in this photo includes Bo Xicheng (son of Bo Yibo and brother of Bo Xilai), Liu Yuan (son of Liu Shaoqi), Wang Qishan (son in law of Yao Yilin), Yang Li (daughter of Yang Shangkun), Chen Yuan (son of Chen Yun) among others. Song Yaowu is the women 4th from left in the front. Xi Jinping is 3rd from right in the second row.

Song, together with another Red Guard Deng Rong (daughter of Deng Xiaoping), killed their teacher Bian Zhongyun, the first teacher to be killed by students in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incident opened an era when red guards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mobilized to take over schools by violence. Many more teachers would be tortured and killed in the next few years.

One of those from whom Hu Jie got evidence was another teacher at the school, Lin Mang.In the film Lin states that the Red Guards beat Bian Zhongyun in a toilet room. He described one of the perpetrators as a tall, thin girl. Lin also stated in the film that Red Guards forced him to carry Bian's body after her murder.

Based upon subsequent additional credible evidence received,the tall, thin girl who Lin saw beating Bian was Liu Tingting, daughter of Liu Shaoqi, the president of China.

发表评论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